"偶登眺":偶然登高远望。
# 登眺:登高远望。
"凭小阑、":倚靠着小小的栏杆、
# 凭:倚靠;靠着。
"艳阳时节":正是艳阳天,
"乍晴天气":天气刚刚放晴,
"是处闲花芳草":到处都是繁花盛草。
"遥山万叠云散":远处山峰重峦叠嶂,山间云雾慢慢消散,
"涨海千里":海水缓缓涨潮,
"潮平波浩渺":风平浪静烟波浩渺。
"烟村院落":村庄院落被袅袅青烟环绕,
"是谁家绿树":不知道谁家翠绿的树上,
"数声啼鸟":传来几声鸟鸣。
"旋情悄":旅行途中渐渐生起忧愁。
# 悄:忧愁的样子。
"远信沉沉":远方的人音信全无,
"离魂杳杳":只觉思绪幽远。
# 杳杳:幽远的样子。
"对景伤怀":看着这样的景色不免伤怀,
"度日无言谁表":整日沉默无言,不知道向谁诉说。
"惆怅旧欢何处":想到旧日的欢乐不知道在哪里,心生惆怅,
"后约难凭":将来的约会也没有着落,
"看看春又老":岁岁年年,青春不再。
"盈盈泪眼":满眼含泪,
"望仙乡":望向心上人居所的方向,
"隐隐断霞残照":只隐隐看到残阳与天边残留的晚霞。
# 断霞:残余的晚霞。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1. 写作手法
起兴:上片“是处闲花芳草”;“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潮平波浩渺”以景起兴,描绘了词人偶然登高望远所见的春日美景,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
2. 分段赏析
上片“偶登眺。凭小阑、艳阳时节,乍晴天气,是处闲花芳草”,开篇点明词人偶然登上高处凭栏远眺,正值阳光灿烂的春日,天气初晴,目之所及,处处是盛开的野花和鲜嫩的春草,营造出明媚且充满生机的氛围。“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潮平波浩渺”,视角由近及远,远处山峦重叠,云雾渐渐消散,展现出开阔的远景;更有千里沧海涨潮,水面平静,烟波浩渺,尽显大海的磅礴与安谧,这是唐宋词中少见的大海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烟村院落,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词人视线又转向海边的村落,绿树掩映的院落,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与灵动之感。上片写景层次分明,有近景的烂漫花草,有远景的缥缈山峦,有宏大的沧海之景,也有细微的村落鸟啼,描绘出宁静美好的春日风光。下片“旅情悄。远信沈沈,离魂杳杳”,笔锋一转,潜藏于心的羁旅愁绪悄然袭来,自从与思念之人分别后,远方的音信沉沉,毫无消息,自己的离魂也仿佛飘向远方,无处寄托,尽显孤独与落寞。“对景伤怀,度日无言谁表”,面对眼前美景,词人却满心伤感,日复一日的时光里,心中的愁苦无人诉说。“惆怅旧欢何处,后约难凭,看看春又老”,词人惆怅往昔的欢乐不知去向,与所思之人以后的约会难以确定,而春天又渐渐过去,时光无情流逝,更添无奈与悲伤。“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结尾处,词人饱含泪水,遥望心中思念之人所在的方向,只见天边隐隐约约的断霞残照,以景结情,将无尽的哀愁融入这黯淡的余晖之中,意味含蓄悠长,令人回味无穷。下片层层递进,将词人的羁旅之愁、离情别绪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宋·柳永《倾杯·金风淡荡》
下一篇:宋·柳永《甘草子·秋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