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淡荡":秋风和舒,
# 金风:秋风。
"渐秋光老、":秋色渐老,
# 渐秋光老:即”秋光渐老“,秋色渐渐深了。由此可知其时为七月。
"清宵永":长夜孤清。
# 清宵:清净的夜晚。萧统《钟山讲解》:“清宵出望园,诘晨届钟岭。”
"小院新晴天气":天气新近晴好,
"轻烟乍敛":小院里轻雾刚刚散去,
# 轻烟乍敛:淡淡的雾气刚刚收敛。轻烟,淡淡的雾气。
"皓月当轩练净":皓月临窗室内洁白明亮。
# 练净:形容月光明净如练。练,丝绸。,当轩:对着长廊。
"对千里寒光":面对遥远寒冷的月亮,
# 千里寒光:广阔无边的月光。寒光,清冷的月光。
"念幽期阻、":想到幽会佳期受阻,
# 幽期:私定的约期。
"当残景":残破的景色。
"早是多愁多病":早已是时常忧愁、体弱多病的我。
# 多愁多病:因忧愁而病弱。,早是:已是。
"那堪细把":哪能敢再仔细,
# 那堪:哪能承受。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旧约前欢重省":回忆从前的盟约和欢乐?
# 省:回顾,回想。
"最苦碧云信断":最痛苦的是远方音信断绝,
# 碧云: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韦应物《奇皎然上人》:“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馀。”
"仙乡路杳":仙乡的道路遥远崎岖,
# 路杳:路途遥远。,仙乡:仙人所居处。此处借称所思之人的居处。
"归雁难倩":难以恳求鸿雁把佳音传递。
# 倩:请。
"每高歌、":每到这个时候,总是悲伤高歌,
# 高歌:登高而歌唱。
"强遣离怀":强行排泄心中的离情,无奈,
# 遣:排解。
"奈惨咽、":凄惨悲哀的歌声,
# 惨咽:因悲惨而声咽气堵,说不出话。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耿耿:心中想念,愈加割舍不下。
"翻成心耿耿":反而使人烦躁不安、心事重重。
# 耿耿:心中想念,愈加割舍不下。
"漏残露冷":漏将尽、夜已深,霜露更寒冷。
# 漏残:计时漏壶的水将滴尽,即夜将尽的意思。
"空赢得、":徒然赢得,
"悄悄无言":忧伤无言,
"愁绪终难整":愁绪终究难尽。
# 难整:难以整理。
"又是立尽":又是长久的伫立,
"梧桐碎影":直到月亮沉落,零星破碎的梧桐树影的消逝。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人秋思词,诗人借深秋月夜小院的素雅清朗景象,层层铺写了刻骨的离情别绪与孤寂怀人之苦。全词在尽情挥洒秋光月色与离恨别愁中,塑造了词人愁苦矛盾的形象(欲遣反增),更暗含了对一位同性知己的深沉思念,其中“幽期”一词或亦寄托了词人理想志愿难以实现的难言之隐。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金风淡荡,渐秋光老、清宵永。小院新晴天气,轻烟乍敛,皓月当轩练净。”开篇以素雅笔触勾勒秋夜画卷。“金风淡荡”写秋风之轻柔,“秋光老”暗含时光流逝的萧瑟,“清宵永”凸显长夜孤寂。雨后初晴、轻烟消散、皓月如练的澄澈之景,为怀人铺设了凄清背景。景中含情,“渐”“永”二字已暗示愁思的绵长,自然引出下文对知己的思念。用典:“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归雁难倩。”反用“苏武雁书”典故:“归雁难倩”化用鸿雁传书之事,却以“难倩”(难以托付)二字翻出新意,强调音讯断绝的绝望。“碧云信断”暗含江淹“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诗意,喻指故人渺茫;“仙乡路杳”更以仙境喻空间阻隔,层层递进,极写相见无期之苦。
3. 分段赏析
这是一首秋夜怀人之作,词中铺写深秋月色和离情别绪,皆为层层翻出,尽情挥洒。上片首韵“渐秋光老、清宵永”点明秋色渐浓、长夜渐深的怀人时节与时间背景。次韵提及的“小院”,即词人客居的庭院,确定了怀人的地点。此二韵着力刻画深秋长夜小院之景:“金风淡荡”写秋风和煦恬静;“新晴天气”写雨后清爽宜人;“轻烟乍敛”写朦胧烟霭渐散;“皓月当轩练净”写皎月临窗,洒落如练的银辉。此素雅清明的景色为怀人铺设了背景,遂引出怀人主题。词人面对皓月的“千里寒光”念及远方知己,当初共许的“幽期”(幽隐的期约)受阻难圆,“当残景”意为面对萧瑟秋景,更感期约如残秋般零落难收。加之自身本就“多愁多病”,哪堪再细细追思“旧约前欢”?下片换头“碧云信断”、“归雁难倩”反用苏武鸿雁传书典故,极言音讯断绝,进一步倾诉怀人之苦。这份离愁每每欲借“高歌”强自排遣,无奈“惨咽”之声反令内心愈加“耿耿”难平。继而插入景语“漏残露冷”,既明写夜深露重、秋凉袭人,衬托怀人心绪之凄寒,又暗写词人于怀人中度过辗转反侧的无眠长夜。此刻唯余“悄悄无言”与“难整”之“愁绪”。煞拍“又是立尽,梧桐碎影”化用吕岩《梧桐影》:“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描绘自身终夜伫立梧桐树下、痴盼故人的情状。此景呼应开篇的小院皓月,其情则收束全篇。
4. 作品点评
全词以素雅清明的笔触勾勒景致,而真正透露情感内核的,是词人高歌遣愁的阳刚之举,以及巧妙化用的苏武典故与吕岩词章。这些元素相互印证,暗示所怀之人乃是词人的同性知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幽期”一词,其最早现身于谢灵运《富春渚》诗中“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之句。吕延济注解清晰点明,“幽期”指向往昔约定的幽隐之志,无奈受困于现实,难以践行。这一解读为全词注入深层意蕴,暗示词人曾与友人立下理想志愿的隐秘约定,却因种种阻碍未能达成。如此一来,“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的喟叹便有了扎实的情感依托,字字句句皆是对未竟之约的深切追思与无奈感慨。
# 此词仅前五句写景,以下则全系抒情。
现代薛瑞生《柳永词选》
上一篇:宋·柳永《透碧霄·月华边》
下一篇:宋·柳永《留客住·林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