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初收":傍晚的雨刚停歇,
"长川静、":江面恢复平静、
# 长川静:长河一片平静。川,指江河。
"征帆夜落":远行的船帆在夜色中缓缓停泊。
# 征帆:远行船上之帆。
"临岛屿、":船靠近岛屿、
"蓼烟疏淡":水蓼的烟雾稀疏朦胧,
# 蓼烟:笼罩着蓼草的烟雾。蓼,水蓼,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苇风萧索":芦苇丛中秋风瑟瑟作响。
# 萧索:象声词,形容风声。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苇风:吹拂芦苇的风。
"几许渔人飞短艇":几处渔人驾着轻舟疾驰,
# 短艇:轻快的小艇。,几许:有几个。
"尽载灯火归村落":满载渔火般的灯火驶向村落。
"遣行客、":面对此景、
# 行客:词人自谓。,遣:使,令。
"当此念回程":远行的游子不禁思念归途,
# 回程:回家的路程。
"伤漂泊":为漂泊生涯感到哀伤。
"桐江好":桐江景色多美啊,
# 桐江:在今浙江桐庐县北,即钱塘江中游自严州至桐庐一段的别称。又名富春江。
"烟漠漠":晨雾弥漫如烟霭。
# 漠漠:弥漫的样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波似染":江水碧绿似染就,
"山如削":两岸山峰陡峭如刀削。
"绕严陵滩畔":绕过严陵滩畔,
# 严陵滩:又名严滩、严陵濑,在桐江畔。
"鹭飞鱼跃":白鹭翩飞,鱼儿跃出水面。
"游宦区区成底事":宦海浮沉多年一事无成,
# 底事:何事,为了什么事呢?,游宦: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谓之游宦,后泛指为当官而到处飘荡。
"平生况有云泉约":平生早有归隐山林的誓约。
# 云泉约:与美丽的景色相约,引申为归隐山林之意。云泉,泛指美丽的景色。
"归去来、":归去吧、
# 归去来:赶紧回去吧。陶潜著《归去来兮辞》以抒归隐之志,故后用“归去来”为归隐之典。
"一曲仲宣吟":且听王粲《从军行》的悲歌,
# 仲宣:三国时王粲的字,王粲初依荆州刘表,未被重用,作《登楼赋》,以抒归土怀乡之情。后为曹操所重,从曹操西征张鲁。
"从军乐":那才是我此刻的心声。
# 从军乐:即《从军行》。王粲曾作《从军行》五首,主要抒发行役之苦和思妇之情。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羁旅思乡与归隐抒怀题材的词。介绍了词人旅途所见傍晚雨后江面、岛屿周边的静谧萧瑟之景,描绘了渔人载灯归村的温馨画面,体现了桐江及严陵滩畔的秀美风光与生机盎然;营造了孤寂冷清又暗含渴望的氛围,表达了词人漂泊在外的孤寂愁绪、对归家的向往,以及对游宦无成的感慨,还有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归隐田园的急切心情。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此词以“暮雨”“水蓼”“芦苇”等萧瑟秋景铺陈,将羁旅孤寂融入清冷环境,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渔舟飞逝与行客独行,使景物成为情感载体,最终在“云泉约”“归去来”的直抒中达成情与景的统一。动静结合:“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写船只傍岛停泊,岸边蓼草芦苇丛生,清烟轻淡,秋风微寒。景中凄凉与词人心境的凄凉相呼应,蕴含深切哀绪。此几句描绘傍晚泊船之景,以静态刻画为主。“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词人笔锋一转,由静入动,写渔人驾艇疾行、灯火渐次入林,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传递出日暮归家的温暖与鲜活生机。
3. 分段赏析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短短几句就勾勒出一幅雨后宁静的江面夜景。傍晚的雨刚刚停歇,宽阔的江面没了风雨喧嚣,变得平静如镜,远行的船帆也在夜色中缓缓落下。这画面里藏着一丝静谧,却也透着行旅的孤寂。“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写船靠近岛屿时的景象,水边的蓼草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稀疏又黯淡,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满是萧瑟之感,这冷清的氛围,把漂泊在外的愁绪又加重了几分。“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词人笔锋一转,描绘出渔人驾着小船,满载着灯火,匆匆赶回村落的场景。渔人的归心似箭,与词人漂泊在外不能归家形成鲜明对比,更触动了词人的心事。所以才有了。“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此情此景,让词人忍不住想踏上归程,满心都是漂泊天涯的伤感与无奈。“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词人开始夸赞桐江的美景。桐江之上,烟雾弥漫,江面的水波像是被染上了色彩,两岸的山峰陡峭如刀削一般。“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进一步描写严陵滩周围,白鹭翩翩飞舞,鱼儿欢快跳跃,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的感慨,他觉得自己在外奔波为官,没做出什么成绩,又想起自己本就有归隐山林的心愿。“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词人借用典故,说自己要像当年的王粲一样,不再留恋仕途,回归田园。“归去来”直接表达了他渴望归隐的急切心情,想要摆脱官场的束缚,去追寻内心向往的宁静生活。
4. 作品点评
柳永的这首词在起伏有致的韵律中传递出深沉情感,从泊舟场景切入当下心境,又借回忆行舟经历延伸至未来规划,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互交融,结构层次分明,细腻婉转且富有感染力,展现出柳永对羁旅漂泊主题的深刻把握。据北宋僧人文莹《湘山野录》记载,范仲淹被贬睦州时途经严陵祠,恰逢当地祭祀活动,巫师迎神演唱的《满江红》中有“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等句。范仲淹当即应景创作七绝作为送神曲:“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这首作品至今仍在当地传唱。
# 换头数语最工。
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下一篇:宋·欧阳修《南乡子·好个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