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天气":水乡的天气,
"洒蒹葭、":露水洒在芦苇上,
"露结寒生早":早早凝结出寒意。
"客馆更堪秋杪":客居的馆舍更难忍受这深秋时节。
# 秋杪:暮秋,秋末。
"空阶下、":空荡的台阶下、
"木叶飘零":树叶飘零,
"飒飒声干":发出飒飒的干枯声响,
# 飒飒:象声词。
"狂风乱扫":被狂风胡乱吹扫。
"当无绪、":正心绪不佳时、
"人静酒初醒":人静下来酒意刚醒,
"天外征鸿":天边远行的鸿雁,
"知送谁家归信":不知在为谁家传送归乡的消息,
"穿云悲叫":穿过云层悲哀地鸣叫。
"蛩响幽窗":蟋蟀在幽静的窗下鸣叫,
# 蛩:蟋蟀。
"风窥寒砚":寒风窥探着冰冷的砚台,
# 风:一作鼠。
"一点银釭闲照":一盏油灯独自照着。
# 银釭: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梦枕频惊":梦中的枕头频频被惊醒,
"愁衾半拥":带着愁绪半裹着被子,
"万里归心悄悄":万里之外的归乡之心悄然涌动。
"往事追思多少":追忆起往事有多少。
"赢得空使方寸挠":只落得白白让心绪烦乱。
"断不成眠":终究无法入睡,
"此夜厌厌":这一夜令人烦闷,
# 厌厌:懒倦;无聊。
"就中难晓":其中的滋味难以知晓。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羁旅思乡词。描绘了秋夜水乡的萧瑟之景与客馆内蛩鸣、鼠动等细微画面及游子酒醒无绪、梦惊难眠之态,营造出寂寥冷清的氛围,表达了游子漂泊的孤寂愁绪与深切归心。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上阕中“断不成眠”一句,词人直接吐露秋夜酒醒后辗转难眠的心境,不借外物渲染,以直白语言将羁旅孤寂、思归不得的愁绪倾泻而出,使情感表达更具冲击力与感染力。渲染:词上阕以“木叶飘零”“狂风乱扫”的视觉意象勾勒秋夜萧瑟之景,以“飒飒声干”“征鸿悲叫”的听觉意象强化凄清氛围,视听交织中烘托出客居他乡的孤寂与羁旅愁思。
3. 分段赏析
上阕:以“水乡天气,洒蒹葭、露结寒生早”起笔,勾勒出水乡秋晨的寒凉,蒹葭凝露,寒意早生。“客馆更堪秋杪”点明羁旅身份与秋末时令,渲染出萧索氛围。接着“空阶下、木叶飘零,飒飒声干,狂风乱扫。当无绪、人静酒初醒,天外征鸿,知送谁家归信,穿云悲叫”,通过木叶飘零、狂风乱扫的冲击,与征鸿悲鸣的听觉刺激,将秋景的凄清与游子内心的孤寂相交织,为全词奠定感伤基调。下阕:“蛩响幽窗,风窥寒砚,一点银釭闲照”以蛩响、风动、孤灯等细微意象,强化客馆的冷清。“梦枕频惊,愁衾半拥,万里归心悄悄”直抒胸臆,写游子梦醒难眠、拥衾愁思,归心如潮却难以排遣。“往事追思多少。赢得空使方寸挠”转写追忆往事,徒增心绪烦乱。末句“断不成眠,此夜厌厌,就中难晓”以“断不成眠”呼应开篇秋景,将孤寂愁绪推向极致,夜长难晓的煎熬跃然纸上。
4. 作品点评
柳永此词具有示范意义,其铺叙展衍之法,层层递进摹写羁旅秋思,为周邦彦、吴文英等词家开辟蹊径。词中融都市文人漂泊体验入婉约笔调,拓展了宋词抒情空间。冯煦“曲直密疏”之评,恰揭橥其章法回环往复、疏密相生的精妙。
下一篇:宋·柳永《剔银灯·仙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