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n
bīn
·
·
xiǎo
lóu
shēn
xiàng
kuáng
yóu
biàn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1
xiǎo
lóu
shēn
xiàng
kuáng
yóu
biàn
luó
chéng
cóng
jiù
zhōng
kān
rén
zhǔ
zuì
shì
chóng
chóng
yǒu
huà
nán
miáo
tài
huā
fāng
róng
huí
yǐn
sàn
liáng
xiāo
yǒng
yuān
qīn
nuǎn
fèng
zhěn
xiāng
nóng
suàn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wéi
yǒu
liǎng
xīn
tóng
jìn
lái
yún
西
dōng
qiào
nǎo
sǔn
qíng
cóng
zòng
rán
tōu
àn
huì
cháng
shì
cōng
cōng
zhēng
míng
xié
lǎo
miǎn
jiào
liǎn
cuì
hóng
yǎn
qián
shí
zàn
shū
huān
yàn
méng
yán
zài
gèng
chōng
chōng
dài
zuò
zhēn
zhái
yuàn
fāng
xìn
yǒu
chū
zhōng

译文

小楼深巷全都纵情游冶过,身着罗绮、浓妆艳抹的歌妓甚多。其中能使人倾心的,正是虫娘。绘画难描绘她的高雅志趣,任何花朵都比不上她美好的容颜。多少次酒宴后的良宵都是和虫娘度过,永远都忘不了,那温暖的鸳鸯锦被,香浓的艳美枕头。仿佛这天上人间,只存在我和虫娘的真情了。近来忽然分离东西。烦恼纠结伤情绪。纵然偷情幽会,总是短暂匆忙。怎么才能像夫妻那样鸾凤和睦、相偕到老,以免每次相会都叫你敛眉啼哭、伤心忧愁。眼前只是暂时的疏远离别,有我们的山盟海誓在,更不必忧心忡忡。等到真的娶你为姬妾的那天,方才确信我们的爱情有始有终。

逐句剖析

"小楼深巷狂游遍":小楼深巷全都纵情游冶过,

"罗绮成丛":身着罗绮、浓妆艳抹的歌妓甚多。

# 罗绮:丝织品,此指衣着华贵的女子。 李白 《清平乐·禁闱秋夜》:“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

"就中堪人属意":其中能使人倾心的,

# 属意:注意。,堪:值得。,就中:其中。

"最是虫虫":正是虫娘。

# 虫虫:妓女名,又名虫娘。柳永曾在多首词中提及此名,她可能与柳永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爱情关系。

"有画难描雅态":绘画难描绘她的高雅志趣,

"无花可比芳容":任何花朵都比不上她美好的容颜。

"几回饮散良宵永":多少次酒宴后的良宵都是和虫娘度过,永远都忘不了,

"鸳衾暖、凤枕香浓":那温暖的鸳鸯锦被,香浓的艳美枕头。

# 凤枕:绣着凤凰的枕头。韦庄 《江城子·恩重娇多情易伤》:“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 。”,鸳衾:绣着鸳鸯的锦被。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却笑谁家扃绣户,正熏龙麝暖鸳衾。”

"算得人间天上":仿佛这天上人间,

"惟有两心同":只存在我和虫娘的真情了。

"近来云雨忽西东":近来忽然分离东西。

# 近来云雨忽西东:“近来”二句:意谓近来两人的关系起了波折,经常是你西我东,完全破坏了彼此间的欢乐情怀。

"诮恼损情悰":烦恼纠结伤情绪。

# 情悰:情怀,情绪。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书》:“岁月不觉又添一岁,目日益昏,听日益重,其情悰则又可知。”,诮恼:忧愁烦恼。诮,通“ 悄 ”。

"纵然偷期暗会":纵然偷情幽会,

"长是匆匆":总是短暂匆忙。

"争似和鸣偕老":怎么才能像夫妻那样鸾凤和睦、相偕到老,

# 和鸣:《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 。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杨伯峻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争似:怎么比得上。

"免教敛翠啼红":以免每次相会都叫你敛眉啼哭、伤心忧愁。

# 敛翠啼红:皱眉流泪。敛翠,翠指翠眉,敛眉乃忧愁之状。啼红,红即红泪,指青年女子伤心时落下的泪。

"眼前时、暂疏欢宴":眼前只是暂时的疏远离别,

"盟言在、更莫忡忡":有我们的山盟海誓在,更不必忧心忡忡。

#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待作真个宅院":等到真的娶你为姬妾的那天,

# 宅院:指姬妾。,真个:真的。

"方信有初终":方才确信我们的爱情有始有终。

# 初终: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是北宋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爱情词。与柳永其他赠妓词不同,这首词并非应酬之作,而是以词代书,向红颜知己倾诉真情。词中既追忆了“鸳衾凤枕”的缠绵往事,也道出了“偷期暗会”的现实困境,展现了词人对这段感情的珍视与无奈。柳永突破阶层观念,将虫娘视为知己而非玩物,这在当时实属难得。全词语言真挚自然,既有市井气息又不失文人雅致,生动展现了北宋歌妓与文人交往的真实图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是柳永写给歌妓虫虫的一首深情之作。柳永虽与众多青楼女子往来,但多为填词谋生之交,唯有与虫虫、师师、香香等少数女子,才真正称得上才子与红颜知己的关系。在他羁旅他乡时,所写的相思之词,也多半是为虫虫而作。这首词以词代信,倾诉衷肠,向虫虫坦露自己的真挚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爱情词。描写了柳永与歌妓虫娘从相恋到感情生变的过程,回忆了两人曾经的甜蜜,也写到现在见面不易的苦恼,最后向她许下承诺。全词写得真切自然,展现了词人对这段感情的真实想法。

2. 写作手法

对比:上片“鸳衾暖、凤枕香浓”的甜蜜回忆与下片“偷期暗会,长是匆匆”的现实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感情由盛转衰的无奈。细节描写:“鸳衾暖、凤枕香浓”以触觉与嗅觉的细腻描写,生动再现良宵共度的温存;“敛翠啼红”则通过眉黛紧蹙、泪染胭脂的特写,传神刻画出虫娘的愁苦情态。用典:全词多处化用经典,“算得人间天上”取意《长恨歌》的坚贞誓言,“争似和鸣偕老”承袭《诗经》的婚姻理想,“免教敛翠啼红”借鉴李煜的离别意象,将前人典故自然融入市井爱情书写,既显文雅又见深情。虚实结合:上片虚写往日恩爱缠绵的美好时光,下片实述当下相见艰难的窘迫处境,虚实相生,完整呈现感情变迁的全貌。

3. 分段赏析

上阕:“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开篇即以白描手法勾勒汴京风月场的繁华景象,“小楼深巷”特指平康坊妓馆聚集处(典出《东京梦华录》),“罗绮成丛”四字浓缩满目绮罗的视觉冲击,为下文突出虫娘埋下伏笔。柳永用“狂游”二字自陈行迹,既显风流本色,又暗含阅人无数的铺垫。“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在众佳丽中独标虫娘,“最”字力透纸背,与上句“成丛”形成强烈反差。词人特意重复“虫虫”昵称,打破词牌平仄常规,以口语化称谓凸显亲昵,这种打破格律的用字恰是其“以俗为美”词风的体现。“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工整对偶中暗含递进,“画难描”言其气质超逸,“无花比”赞其容貌绝世。此处“雅态”二字尤为关键,呼应柳永其他词作对虫娘“能文人谈笑”的描写,揭示其不同于寻常歌妓的文化素养,这正是词人倾心的深层原因。“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转入具体情事回忆,“饮散”暗示欢宴后的私密相处。以“鸳衾”“凤枕”等闺阁意象配以“暖”“香浓”的感官描写,六字间氤氲着缱绻温存。值得注意的是,凤凰意象通常用于宫廷,此处降格使用,正见柳永突破阶层的爱情观。“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收束上片如誓言掷地,“人间天上”化用《长恨歌》典而褪去帝王色彩,转为市井儿女的朴素告白。“两心同”三字力重千钧,将风月情升华至精神共鸣层面,为下片情感转折埋下伏笔。下阕:“近来云雨忽西东”:过片陡转,“云雨”既用宋玉《高唐赋》典喻情事,又实指聚散无常。“忽”字如晴空霹雳,与上片“永”字形成尖锐时空对照,词情自此跌宕。“诮恼损情悰”:五字凝练刻画情感危机,“诮”(责备)与“恼”并列,活现虫娘怨怼情态;“损”字则准确传递欢愉消减的心理过程。宋代歌妓身不由己的生存困境,于此细微处可见一斑。“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偷期”道尽相会之艰,两个“匆”字(匆匆)的叠用,既摹时间紧迫之状,又含步履仓皇之神。较之上片“良宵永”,此刻的“长是匆匆”尤显心酸。“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和鸣偕老”化用《诗经》婚姻理想,直白道出娶妻愿望。“敛翠啼红”四字如工笔仕女图:翠眉紧蹙为“敛”,红泪阑干曰“啼”,虫娘强忍悲泣之态宛在目前。“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十字中包含现实妥协(暂疏)与情感承诺(盟言)的矛盾统一。“忡忡”叠字运用,既合词律要求,又以心跳声象喻忧虑,声情并茂。“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结句以市井口语“真个宅院”替代传统“金屋藏娇”典故,凸显实践诺言的决心。“初终”呼应开篇“两心同”,形成情感闭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明确提及婚娶的表白,在宋代赠妓词中实属惊世骇俗。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展现了柳永对歌妓虫娘的深情厚意。在落魄之际,他将这位饱受社会欺辱的女子视为真爱,并决心功成名就后回报她的情意。全词含蓄婉转,真实记录了柳永这段刻骨铭心的情感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词的上片追叙他与虫虫的恋爱小史。这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他们的爱情出现了一些波折。词的下片便叙说现实中发生的情事。

近现代谢桃坊《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柳永《鬻海歌》

下一篇:宋·柳永《劝学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