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君贤相正弥纶":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宰相正在精心治理国家,
"谏诤臣微敢徇身":我作为进谏直言的小臣也敢于舍身尽职。
"但得葵心长向日":只要能像葵花始终向着太阳,
"何妨骛足未离尘":即便像劣马一样在尘世中奔波又有何妨。
# 骛:一作驽。
"岂辞云水三千里":怎么会推辞三千里的云水路途,
"犹济疮痍十万民":仍要救济那遭受苦难的十万百姓。
"宴坐黄堂愧无限":在太守官署闲坐,心中惭愧仍有遗憾,
# 限:一作恨。
"陇头元是带经人":我原本就是边塞之地的一个苦读之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圣君贤相正弥纶,谏诤臣微敢徇身。”诗人开篇称赞圣君贤相正在精心规划治理国家,“弥纶”一词体现出君主和大臣们治理国家的用心与全面。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表明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谏诤之臣,但也敢于舍身尽职,表达出对圣君贤相的认同以及自己的忠诚与担当。颔联“但得葵心长向日,何妨驽足未离尘。”诗人以“葵心向日”自比,表明自己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诚坚定不移,如同葵菜始终向着太阳。同时,用“驽足未离尘”比喻自己虽然能力有限,像劣马一样平凡,但并不妨碍自己在尘世中为国家和百姓尽力,展现出诗人的谦逊与积极进取的精神。颈联“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痍十万民。”此联直接抒发诗人的志向,诗人表示自己不会推辞路途的遥远,哪怕是跨越三千里的云水之路,也要去救济那遭受苦难的十万百姓。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心系百姓、不辞辛劳的高尚品质和伟大抱负,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尾联“宴坐黄堂愧无恨,陇头元是带经人。”诗人在黄堂(指太守官署)闲坐时,心中仍因未能完全尽责而感到惭愧。“陇头元是带经人”表明自己原本就是像在田头也不忘带着经书学习的人,暗示自己有学识根基,也表达出诗人的自省与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下一篇:宋·范仲淹《依韵和孙之翰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