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亲莫笑出麾频":亲近的朋友请莫笑我出麾次数频繁,
# 出麾:一麾出守的省略。在京朝官出为外任为出麾。,交亲:互相亲近。
"不任纤机只任真":不愿躲避纤介之祸只听任自然的摆布。
"远护玉关犹竭力":远戍边塞护卫玉门关犹竭尽全力,
#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北。
"入陪金铉敢周身":入朝辅政身居副宰相位岂敢顾全自身。
# 周身:顾全自身。,金铉:举鼎之具。穿入鼎耳两人共举。,入陪:入朝辅佐。
"素心直拟圭无玷":本心素愿为人当比洁白的玉器应无玷瑕之处,
# 圭无玷:意为贵重的玉器,无玷瑕之处。,直拟:当比。,素心:本心,素愿。
"晚节当如竹有筠":暮年晚节当如坚韧质美的箭竹有坚贞高尚的品格。
"道本逍遥惟所适":道家主张任性自然逍遥至乐唯此最为适宜,
"吾生何用蠖求伸":我生何必屈身退隐而再求伸展呢。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酬赠诗。诗中范仲淹向老友袒露心声,回顾自身境遇与作为,表现出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以及身处逆境仍坚守纯洁高尚品格的坚定信念,还体现出他审时度势、顺其自然的宽阔豁达胸怀。
2. 分段赏析
首联“交亲莫笑出麾频,不任纤机只任真”:此联以亲切而坚定的口吻开篇。“交亲莫笑出麾频”,诗人直接向亲朋好友喊话,让他们不要笑话自己频繁外出任职。“出麾频点明其仕途辗转的经历,而“莫笑”二字,既有着对亲友可能误解的解释意味,又透露出一种无奈中的坦然。“不任纤机只任真”,“纤机”指的是官场中的权谋、机巧,诗人明确表示自己不愿被这些所左右,只愿坚守本真。在语言上,直白质朴,却掷地有声,生动展现出诗人在复杂官场中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品格。从表达技巧看,通过与亲友的对话形式,拉近与读者距离,同时将自己的处世态度清晰呈现,为全诗奠定了刚健、真诚的基调。颔联“远护玉关犹竭力,入陪金铉敢周身”:诗人在此联回顾自身重要经历。“远护玉关犹竭力”,描绘其在延州御夏护边时,即便身处遥远艰苦的边关,依然竭尽全力,不辞辛劳。一个“犹”字,强调其在艰难处境中始终如一的奉献精神。“入陪金铉敢周身”,写其入朝主持新政,担任参知政事,在朝堂之上,敢于不顾个人安危,全身心投入。“金铉”代指重要职位,“敢周身”凸显其为了国家和百姓,不顾身家性命、勇往直前的决心。从形象塑造上,勾勒出一位无论在边关还是朝堂,都忠贞不二、鞠躬尽瘁的官员形象。在表达技巧上,运用对仗,工整而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情感抒发更加酣畅淋漓。颈联“素心直拟圭无玷,晚节当如竹有筠”:这一联运用精妙比喻,深入揭示诗人内心追求。“素心直拟圭无玷”,将自己的本心比作无瑕的圭玉,强调其为人的纯洁、正直,毫无瑕疵。“晚节当如竹有筠”,以竹子有坚韧的外皮为喻,表明自己到晚年也要保持高尚、坚贞的品格。从语言角度看,“圭”“竹”意象的运用,使诗句富有文化底蕴,且生动形象。在内容主题上,此联是诗人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与期许,展现其对道德操守的执着坚守,深化了诗歌的精神内涵。尾联“道本逍遥惟所适,吾生何用蠖求伸”:尾联收束全诗,传达出诗人的人生态度。“道本逍遥惟所适”,体现出诗人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在的道家思想,认为人生之道在于随性适意。“吾生何用蠖求伸”,“蠖”即尺蠖,常以屈伸前行,诗人反问自己为何要像尺蠖一样刻意追求伸展,表明自己不愿为了仕途的顺遂而委曲求全、汲汲营营。从情感表达上,流露出一种超脱、豁达的心境,虽历经仕途坎坷,但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然。在结构上,与前文的经历、志向相呼应,完整呈现出诗人在政治生涯后期,从坚守操守到顺应自然的心境转变,使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深刻。
3. 作品点评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一》是范仲淹酬答友人之作。它是范仲淹晚年心境与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展现了其在复杂政治生涯后的深刻思考。写作特色鲜明。语言质朴平实,却蕴含深沉力量,“交亲莫笑出麾频,不任纖机祇任真”,直白话语尽显其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的品格。善用比喻,“素心直拟圭无玷,晚节当如竹有筠”,以圭玉、翠竹喻其高洁品格,生动形象,使抽象情感具化可感。
上一篇:宋·范仲淹《明月》
下一篇:宋·范仲淹《送李弦殿院赴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