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洒桐庐郡":潇洒自在的桐庐郡,
"开轩即解颜":处于乌龙山的云气之中。
"劳生一何幸":太守没有繁杂事务,
# 劳生:劳碌之身。
"日日面青山":心境如同白云般空灵。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分段赏析
“萧洒桐庐郡”一句,开篇点题,直截了当地道出了桐庐郡那洒脱、自在的独特气质。诗人用“萧洒”二字,赋予了桐庐郡一种超脱尘世的韵味,奠定了全诗悠然自得的基调,让读者尚未深入诗境,便已能感受到桐庐郡与众不同的魅力,仿佛一幅随性而又美妙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开轩即解颜”描绘出诗人打开轩窗的瞬间,展露出愉悦笑颜的画面。“开轩”这一动作平常却又充满生活气息,而“解颜”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畅快。在桐庐郡,仅仅是打开窗户,就能收获这般快乐,侧面烘托出此地风光的迷人,它具有一种能够瞬间驱散诗人心头阴霾,让其心情豁然开朗的神奇力量。“劳生一何幸”中,“劳生”表明诗人过往的生活充满了奔波与操劳。而“一何幸”则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对当下境遇的庆幸之感。经历了诸多劳顿,能有如今的生活,诗人心中满是感慨,这一转折,体现出他对眼前生活的珍惜与满足。“日日面青山”承接上句,进一步阐释了幸运的缘由。诗人每日都能面对连绵青山,青山代表着自然、宁静与永恒。在青山的环绕下,诗人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远离了尘世喧嚣与纷扰。这句诗不仅描绘出眼前的美景,更传达出诗人沉浸于山水之间,获得心灵慰藉的状态,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这种与青山相伴生活的热爱与眷恋。
下一篇:宋·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