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恩泰山重":君王的恩情像泰山一样厚重,
"尔命鸿毛轻":我这性命却如鸿毛般轻微。
"一意惧千古":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便是怕自己的行为留下千古骂名,
"敢怀妻子荣":怎敢怀有让妻儿享受荣华的私念呢。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写作手法
对比:“君恩泰山重,尔命鸿毛轻”这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君主的恩情被比作泰山般厚重,自身的性命却如同鸿毛般轻微,这种强烈的反差,鲜明地展现出儒家士大夫“以道事君”的政治伦理。
2. 分段赏析
“君恩泰山重”此句以比喻起笔,将“君恩”比作“泰山”,凸显皇恩的厚重与不可违逆。“泰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稳重、崇高与权威,诗人以此强调君恩的至高无上,既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与敬畏,也暗含了臣子面对君命时的沉重责任感。此句奠定了全诗庄重肃穆的基调,凸显了“忠君”思想的绝对性。“尔命鸿毛轻”此句以“鸿毛”比喻自身性命之轻。“鸿毛”出自司马迁“轻于鸿毛”之典,与首句的“泰山”形成鲜明对比——君恩重若泰山,而个人性命却轻如鸿毛。这一对比不仅强化了臣子对君主的绝对服从,更隐含了诗人甘愿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决绝态度。句中“尔”字的自指,进一步突出了个体在宏大君恩面前的谦卑与渺小。“一意惧千古”此句转向内心刻画,表现诗人对自身选择的审慎与敬畏。“一意”指专注、坚定的心意,“惧千古”则暗含对身后名的担忧——既畏惧因辜负君恩而遭千古非议,又担忧个人抉择能否经得起历史评判。此句将个人命运与历史评价相联结,体现了诗人对忠义精神的坚守,以及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沉重心理负担。“敢怀妻子荣”此句以否定句式收束全诗,表明诗人摒弃私情的决绝立场。“妻子荣”代指个人与家庭的荣华富贵,而“敢怀”二字以反问语气强化了否定意味——诗人直言不敢存有丝毫眷恋家庭私利的念头。此句既是对前文“君恩重”“性命轻”的总结,也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凸显了传统士大夫“舍小家为大家”的忠义精神与道德抉择。
上一篇:宋·范仲淹《明月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