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íng
yuè
yáo

朝代:宋作者:范仲淹浏览量:1
míng
yuè
zài
tiān
西
chū
gōu
wēi
zēng
fēn
táng
táng
yǒu
huī
yǎn
xīng
yào
耀
ài
yún
fēi
pái
huái
hàn
jiān
xiù
ruò
cān
qīng
fēng
cóng
guì
bái
shēng
jiē
lán
gāo
lóu
wàng
jūn
shí
wèi
jūn
jīn
huī
qín
yáo
shùn
yīn
yīn
tiān
míng
yuè
huò
wén
yuè
yǒu
wàn
guāng
rén
yǒu
wàn
xīn
xīn
liáng
píng
yuè
wéi
zhī
yīn

译文

明月挂在天空的西边,最初如同微小的玉制弯钩。经过一夜就增大一分,变得光彩夺目,有充足的光辉。不掩盖五星的闪耀光芒,不妨碍浮云在空中飘飞。在银河之间来回移动,美好的景色好像可以食用。清凉的风从成丛的桂树间吹起,洁白的露水在台阶旁的兰草上凝结而生。在高楼上盼望你的时候,为你轻轻擦拭琴上的金徽。像秦朝推崇尧舜时期那样的音乐,这样的音乐上天给予的十分稀少。明月或许能够听闻,眷顾我也是情意绵绵。月亮有着万古不变的光辉,人有着万古不变的情怀。这样的情怀实在值得歌颂,凭借月亮作为我的知音。

逐句剖析

"明月在天西":明月挂在天空的西边,

"初如玉钩微":最初如同微小的玉制弯钩。

"一夕增一分":经过一夜就增大一分,

"堂堂有余辉":变得光彩夺目,有充足的光辉。

"不掩五星耀":不掩盖五星的闪耀光芒,

"不碍浮云飞":不妨碍浮云在空中飘飞。

"徘徊河汉间":在银河之间来回移动,

"秀色若可餐":美好的景色好像可以食用。

"清风起丛桂":清凉的风从成丛的桂树间吹起,

"白露生阶兰":洁白的露水在台阶旁的兰草上凝结而生。

"高楼望君时":在高楼上盼望你的时候,

"为君拂金徽":为你轻轻擦拭琴上的金徽。

"秦以尧舜音":像秦朝推崇尧舜时期那样的音乐,

"此音天与稀":这样的音乐上天给予的十分稀少。

"明月或可闻":明月或许能够听闻,

"顾我亦依依":眷顾我也是情意绵绵。

"月有万古光":月亮有着万古不变的光辉,

"人有万古心":人有着万古不变的情怀。

"此心良可歌":这样的情怀实在值得歌颂,

"凭月为知音":凭借月亮作为我的知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明月谣》为宋代范仲淹所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借景抒情,描绘明月从初如钩到光辉满盈,以其不掩五星、不碍浮云展现豁达包容,又借清风、白露营造清幽氛围。写作上运用借景抒情与比兴手法,借明月自比,抒发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及寻求知音的渴望。开头写明月变化与特质,为抒情铺垫;中间渲染月美,引出对知音的期盼;最后将以月为知音的情感推向高潮。全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自然蕴藉地传达诗人内心追求,展现其独特的诗歌风格与高尚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钩微。一夕增一分,堂堂有余辉。”描绘明月初始如细微玉钩,于西边天际,而后一夜一分逐渐增辉,终至光辉堂堂。此段从时间维度展现明月的变化过程,宛如一幅动态画卷,借明月成长暗示一种积累与发展,为后文抒情蓄势,奠定清新自然的基调。“不掩五星耀,不碍浮云飞。徘徊河汉间,秀色若可餐。清风起丛桂,白露生阶兰。”明月不掩盖五星光芒,不妨碍浮云飘飞,在银河间徘徊,其秀色诱人。又以清风起于桂丛、白露生于阶兰,营造出一种清幽高洁、和谐包容的氛围。借明月不与他物争辉,暗示自身豁达包容的心境,同时借景烘托出超凡脱俗之感。“高楼望君时,为君拂金徽。秦以尧舜音,此音天与稀。明月或可闻,顾我亦依依。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诗人在高楼为“君”(知音)弹奏,感慨如尧舜之音稀世难逢,明月似能听闻,与自己相互眷恋。以月之万古光对应人之万古心,表达以月为知音,将内心对高洁与知音的渴望推向高潮,点明主旨,借明月抒发对高尚境界与知音的不懈追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仲淹《寄题溪口广慈院》

下一篇:宋·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