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归旧隐":我静静思考着回归旧日的隐居生活,
"日出半山晴":太阳升起,半座山峰沐浴在晴光中。
# 晴:董本作明。
"醉榻云笼润":醉卧的床榻笼罩在湿润的云雾里,
"吟窗瀑泻清":吟诗的窗前瀑布倾泻下清澈的水流。
"闲方为达士":只有清闲时才能成为通达事理的人,
"忙只是劳生":整日忙碌不过是辛苦的生计。
"朝市谁头白":朝廷市集上谁的白发已生,
"车输未晓鸣":车轮未到天亮就已轰鸣。
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周敦颐(1017~1073),北宋理学家。原名敦实,以避英宗讳改名,字茂叔,谥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以濂溪名之,后人遂称“濂溪先生”。《宋史·道学传》将他列为道学之首,朱熹称其为“理学开山”。他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一系列哲学范畴,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为宋明理学哲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其诗文大多是内心流露,体现了一种淡泊自适、无欲而静、自得其乐、随性自然的理趣。代表作品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
1. 分段赏析
“静思归旧隐,日出半山晴”两句开篇点明主旨,写诗人静静地思索着回归旧日隐居之地,此时太阳升起,半座山峦沐浴在晴光之中。“静思”二字体现出诗人思索时的沉静状态,为全诗奠定了静谧的基调;“日出半山晴”描绘出一幅明丽的山间晨景图,简洁地勾勒出自然景色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旧隐之地清晨景色的向往。“醉榻云笼润,吟窗瀑泻清”两句细腻描绘隐居环境。“醉榻云笼润”中,“醉榻”表明诗人在隐居时的闲适惬意,而“云笼润”则生动地写出云雾环绕,使得卧榻都浸润在湿润之中,营造出一种朦胧、温润的氛围;“吟窗瀑泻清”里,“吟窗”体现诗人在窗边吟诗的雅趣,窗外瀑布倾泻,水流清澈,以动态的瀑布之景增添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灵动,视听结合,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隐居生活的美妙。“闲方为达士,忙只是劳生”两句由景入理,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认为闲适自在才称得上是豁达之士,而终日忙碌奔波不过是辛苦的人生。这两句以直白的语言阐述观点,“闲”与“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推崇和对忙碌劳顿生活的否定,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朝市谁头白,车轮未晓鸣”两句,“朝市”指热闹的都市,诗人在这里发问,在那繁华喧嚣的都市中,有谁能坚守自我直至白发苍苍?“车轮未晓鸣”描绘出都市里车轮在天还未亮时就已经开始滚动发出声响的忙碌景象,通过这一细节展现出都市生活的繁忙与喧嚣,与前文的隐居生活形成强烈反差,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忙碌生活的厌倦之情。
上一篇:宋·周敦颐《牧童》
下一篇:宋·周敦颐《宿崇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