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àn
lián

朝代:宋作者:周敦颐浏览量:2
shàng
bǎi
huā
jìng
fēn
fāng
shuǐ
tán
pàn
xiāng
táo
zhēng
chūn
fēng
yuè
liú
huǒ
sòng
qīng
liáng

译文

生长在陆地上的百花竞相开放,莲花则独自在湖边散发着淡淡清香。莲花并没有与桃花李花同争春色,而是在炎热的七月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

逐句剖析

"陆上百花竞芬芳":生长在陆地上的百花竞相开放,

# 陆上:生长在陆地上。

"碧水潭泮默默香":莲花则独自在湖边散发着淡淡清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莲花并没有与桃花李花同争春色,

"七月流火送清凉":而是在炎热的七月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赞莲》是宋代周敦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将陆上百花争奇斗艳,与水中荷花悄然绽香对比,凸显荷花高洁脱俗、低调内敛。后两句着重表明荷花不与春花竞时,却于炎夏送清凉,盛赞其甘于寂寞、适时奉献的品质。全诗意境深邃,画面清新,以淡雅笔触勾勒出荷花独特的风姿与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周敦颐(1017~1073),北宋理学家。原名敦实,以避英宗讳改名,字茂叔,谥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以濂溪名之,后人遂称“濂溪先生”。《宋史·道学传》将他列为道学之首,朱熹称其为“理学开山”。他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一系列哲学范畴,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为宋明理学哲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其诗文大多是内心流露,体现了一种淡泊自适、无欲而静、自得其乐、随性自然的理趣。代表作品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陆上百花与水中荷花不同的生长状态,体现出荷花不张扬、高洁脱俗的特点,营造出清新淡雅的画面氛围,表达了对荷花甘于寂寞、适时奉献品格的赞颂,借对荷花的描写展现了独特的审美与高尚的志趣。

2. 分段赏析

“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开篇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陆上百花竞芬芳”描绘出陆地上百花盛开、竞相争艳的热闹场景,展现出春天的繁华与生机。“碧水潭泮默默香”,笔锋一转,描写在碧绿的水潭边,莲花静静地散发着香气。“默默”一词,生动地刻画了莲花不张扬、不炫耀的品性,与百花的“竞芬芳”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莲花淡雅、低调的特点,为下文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做铺垫。“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不与桃李争春风”,将莲花与桃李进行对比,桃李通常在春天盛开,争奇斗艳,而莲花选择在夏日开放,不参与春天的热闹与竞争,体现出莲花超凡脱俗、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七月流火送清凉”,点明了时节,农历七月天气炎热,此时莲花盛开,给人带来一丝清凉之感。这里不仅写出了莲花在夏日里给人的实际感受,更象征着莲花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敦颐《按部至潮州题大颠堂壁》

下一篇:宋·周敦颐《题酆都观·宿山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