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ì
zhōu
luó
shān

朝代:宋作者:周敦颐浏览量:2
hóng
chén
bái
jiàn
rén
kuàng
yǒu
fēi
shēn
guān
shàng
luó
xián
sòng
hào
rán
xīn
zhēn

译文

世上无事可做的人很少,何况还有鱼袋与红色官府加诸于身。登临罗浮山关隘,悠然远眺,浩然的心意又回到自己的身上。

逐句剖析

"红尘白日无闲人":世上无事可做的人很少,

"况有鱼绯系此身":何况还有鱼袋与红色官府加诸于身。

# 系:一作击。,鱼绯:鱼袋与红色官服。是宋朝知州一级官员的配制。

"关上罗浮闲送目":登临罗浮山关隘,悠然远眺,

# 送目:投以目光,注视。,闲:一作间。,关:董本作一。

"浩然心意复吾真":浩然的心意又回到自己的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惠州罗浮山》是宋代周敦颐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中前两句写红尘白日里没有闲人,自己还被公务缠身;后两句写在罗浮山关上心扉远眺,心意浩然,恢复了本真。诗作运用白描手法,语言简练,借罗浮山景色抒发在繁忙中追求心灵宁静、回归本真的情感,“浩然心意复吾真”体现出返璞归真的理念,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周敦颐(1017~1073),北宋理学家。原名敦实,以避英宗讳改名,字茂叔,谥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以濂溪名之,后人遂称“濂溪先生”。《宋史·道学传》将他列为道学之首,朱熹称其为“理学开山”。他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一系列哲学范畴,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为宋明理学哲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其诗文大多是内心流露,体现了一种淡泊自适、无欲而静、自得其乐、随性自然的理趣。代表作品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由宋代周敦颐所作。他在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和提点广南东路刑狱期间,巡行至惠州。当时他被公务缠身,在巡行途中看到罗浮山的景色,内心有所触动,为抒发在繁忙公务中对心灵宁静和本真的追求,便创作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题材的诗。描绘了红尘中无闲人、自己被公务缠身,以及在罗浮山远眺后心意浩然恢复本真的情景,表达了在繁忙中对心灵宁静和回归本真的追求。

2. 写作手法

对比:“红尘白日无闲人,况有鱼绯系此身”写红尘繁忙、被公务束缚,“关上罗浮闲送目,浩然心意复吾真”写在罗浮山的悠闲、心意复真,通过前后对比,突出在山水间获得心灵宁静、回归本真的状态。白描:“红尘白日无闲人”以“红尘”直指世俗社会的喧嚣忙碌,“白日”点明时间,“无闲人”三个字直白道出世间众人皆为俗务奔波的状态,“况有鱼绯系此身”中,“鱼绯”代指官服,借具体服饰简洁点出自身被公务束缚的处境,“关上罗浮闲送目”用简单动作和地点名词,勾勒出在罗浮山静心远眺的画面,不加修饰却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在山水间的闲适。“浩然心意复吾真”以“浩然心意”“复吾真”直接抒发心灵回归本真的感受,语言简练却精准传递出内心的状态。全诗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仅以简洁直白的语言,便将红尘繁忙、公务缠身及罗浮山远眺的情景清晰呈现。

3. 分段赏析

“红尘白日无闲人,况有鱼绯系此身”两句,写出在红尘白日里没有清闲的人,何况自己还有官务缠身。“红尘白日”点出世间的繁忙,“无闲人”体现出生活的忙碌,“鱼绯系此身”直白地表明自己被公务束缚,为后文的情感转折做铺垫。“关上罗浮闲送目,浩然心意复吾真”描写在罗浮山关上心扉悠闲地放眼远眺,心意浩然,恢复了本真。“闲送目”展现出在山水间的悠闲,“浩然心意复吾真”则抒发了摆脱束缚后心灵回归本真的感受,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敦颐《书仙台观壁》

下一篇:宋·周敦颐《治平乙巳暮春十四日同宋复古游山巅至大林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