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论才子":要评论当代的才子,
"如公复几人":像您这样的有几人呢?
# 复:又。,公:您,指高适。,如:像。
"骅骝开道路":用良马骅骝和猛禽鹰隼,
# 开道路:在开辟的大道上迅跑。,骅骝:本指赤色骏马。
"鹰隼出风尘":以比喻高适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
# 出风尘:超越凡境。,鹰隼:鹰、隼均是猛禽。
"行色秋将晚":将于晚秋前往您的任所蜀州造访,
# 秋将晚:指晚秋之际。,行色:旅行出发前的情状。
"交情老更亲":这会使我们的友谊“老更亲”。
"天涯喜相见":非常高兴地在遥远的蜀中同老朋友相见,
# 天涯:指蜀州。高、杜都来自中原,与蜀地相距遥远。
"披豁对吾真":这就更可敞开胸怀、一吐真情。
# 真:纯真。,披豁:即开心见诚之意。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酬赠诗。诗歌开篇便高度赞扬高适在当代才华出众,寥寥数人能与之媲美。以“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精妙比喻,展现高适的不凡气度与地位。同时,诗人提及当时正值秋将晚,二人虽年事渐高但交情愈发深厚,此次天涯相见倍感欣喜。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高适才华的赞美,以及二人深厚真挚的情谊。
2. 写作手法
对偶:诗中“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运用对偶手法,“骅骝”对“鹰隼”,皆为动物名词;“开道路”对“出风尘”,结构整齐,音韵和谐,生动展现出高适的非凡气势与出众地位。比喻:将高适比作纵横驰骋的骅骝、搏击长空的鹰隼,以骏马开路、鹰隼出尘的形象比喻,巧妙且生动地赞美了高适的才华与不凡,使读者更能直观感受到高适的杰出。抒情:“交情老更亲”“天涯喜相见”等句运用直接抒情,直白地表达出杜甫与高适之间随着岁月流逝而愈发深厚的情谊,以及二人天涯相见时的喜悦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3. 分段赏析
《奉简高三十五使君》首联“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以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在当今时代,像高适这样有才华的人极为稀少,高度赞扬了高适的出众才华,也流露出诗人对其才华的钦佩之情。颔联“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骅骝骏马开辟道路、鹰隼冲出风尘来比喻高适出类拔萃、勇往直前的不凡气概和远大前程,形象地展现出高适的豪迈与英姿,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赏。颈联“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描绘了秋末时节的景象,点明时间。同时借景抒情,在这秋意渐浓的时节,诗人与高适的交情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亲近,体现出两人情谊的深厚,也蕴含着岁月变迁中友情的珍贵。尾联“天涯喜相见,披豁对吾真”,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天涯之地能与老友相见的喜悦心情,以及高适对自己坦诚相待的真挚情感,展现出二人之间毫无保留、真挚深厚的友情,情感真挚动人。
上一篇:唐·贺知章《荅朝士》
下一篇:唐·杜甫《滕王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