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èng
shì
·
·
yǒu
guò
mèng
shí
èr
cāng
cáo
shí
zhǔ
簿
xiōng
shī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mèng
shì
hǎo
xiōng
yǎng
qīn
wéi
xiǎo
yuán
chéng
yán
zhī
shǒu
zuò
qiǎng
pán
sūn
kuí
wài
shū
qiū
shù
gēn
lín
cán
jìn
shè
xùn
xué
shuí
mén

译文

孟家有一对好兄弟,在小园子里奉养双亲。为让父母开心而辛勤劳作,手脚都磨出了茧子,有客人来访时,他们会竭力准备饭食。除了在外背米、种植葵菜维持生计,还会在秋天的树根旁读书。我惭愧没能与他们做邻居,教育孩子学习谁家的门风。

逐句剖析

"孟氏好兄弟":孟家有一对好兄弟,

"养亲唯小园":在小园子里奉养双亲。

"承颜胝手足":为让父母开心而辛勤劳作,手脚都磨出了茧子,

"坐客强盘飧":有客人来访时,他们会竭力准备饭食。

"负米力葵外":除了在外背米、种植葵菜维持生计,

# 力:一作寒,一作夕。

"读书秋树根":还会在秋天的树根旁读书。

"卜邻惭近舍":我惭愧没能与他们做邻居,

"训子学谁门":教育孩子学习谁家的门风。

# 谁:一作先。,学:一作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孟氏·集有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孟氏兄弟孝亲睦邻、勤勉耕读的日常生活,赞颂了其淳朴家风与手足情深。诗中“承颜胝手足”“负米力葵外”等句,以质朴的语言刻画了兄弟侍亲至孝、躬耕苦读的形象,而“训子学谁门”则流露出对孟氏家教之风的推崇。全诗以平实真切的笔触,展现了传统儒家伦理下的家庭美德,体现了杜甫对朴素人伦之美的深切关注,具有鲜明的写实风格和道德教化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此联总述孟氏兄弟的品德。前句直赞其兄弟情深,“好”字简洁凝练,奠定全诗称颂基调;后句点明孝养双亲的方式,“唯小园”三字凸显其清贫家境与朴实本性——仅凭一方小园劳作奉亲,物质匮乏却精神可嘉,暗示寒门孝子的生活状态。颔联:“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前句具体描绘孝行:“承颜”写侍奉父母时的恭敬神态,“胝手足”以手足茧痕的细节,具象化其辛勤劳作,平实中见深情。后句转写待客之道:“强盘飧”的“强”字生动传达窘迫却竭力周全的处境,虽饮食粗简仍热情待客,凸显兄弟淳厚家风。颈联:“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前句用典深化孝义:“负米”化用子路百里负米典,暗赞其如古人般竭力奉亲;“力葵外”缀以躬耕园圃的现实场景,强调孝养与劳作的统一。后句刻画耕读之志:“读书秋树根”选取树根下苦读的典型画面,“秋”字点明时节萧瑟,反衬其勤学不辍的坚韧,展现寒士的清高志趣。尾联:“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前句抒发诗人感慨:“卜邻惭近舍”借“孟母三迁”典,自谦不敢与贤者为邻,“惭”字流露对孟氏德行的敬慕。后句以问作结:“训子学谁门”表面上疑惑训子之道该效法何人,实则以反问强化孟氏兄弟堪为楷模的深意,含蓄升华对其门风家教的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江上》

下一篇:唐·杜甫《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