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陇水入官军":萧关、陇水一带的失地已归入官军掌控,
"青海黄河卷塞云":青海、黄河之畔,敌军卷起的塞云被驱散。
"北极转愁龙虎气":朝廷反而深忧着潜在的龙虎之气,
# 龙虎气:兵戎之气。按,此指龙虎军之气。龙武军的前身是唐太宗时期的“百骑”,是唐太宗亲自挑选的一百精锐。后来龙虎军编制不断扩大。至玄宗年间,因玄宗做太子时曾统领龙虎军,所以即位后大肆扩军,使龙虎军达到了万人规模的巅峰。龙虎军不但唐朝的禁卫军,也是唐朝最精锐的军队之一。,愁:一作深。,极:一作阙。
"西戎休纵犬羊群":西戎(吐蕃)切莫再放纵那些如犬羊般的部众(侵扰边境)。
# 西戎休纵犬羊群:大历二年九月,吐蕃入寇灵州,路嗣恭击破之,旋引去。 西戎:西戎的称谓最早来自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西戎是古代华夏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此指大举进犯唐朝的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等民族。
"赞普多教使入秦":吐蕃赞普多次让使者来到中原,
"数通和好止烟尘":几度互通和好才使战火烟尘暂止。
# 止:一作尚。
"朝廷忽用哥舒将":朝廷忽然起用哥舒翰那样的战将(主动征伐),
"杀伐虚悲公主亲":徒然让金城公主的和亲之亲付诸杀戮,令人悲叹。
# 杀伐虚悲公主亲:此追言开元末金城公主卒后竟失和亲,及天宝间哥舒翰攻拔石堡城。
"崆峒西极过昆仑":从崆峒西极到昆仑一带,
# 极:一作北。
"驼马由来拥国门":向来是驼马拥塞着边境城门。
"逆气数年吹路断":这几年逆反之气吹断了交通之路,
"蕃人闻道渐星奔":如今蕃人听说(官军得胜),已渐渐如星散般奔逃。
"勃律天西采玉河":勃律国在天边西域的采玉河畔,
# 采玉河:于阗玉州,乃河源所出。有三玉河:东白玉,西绿玉,又西乌玉。,勃律:大小勃律在吐蕃西,去中国九千里。
"坚昆碧碗最来多":坚昆国的碧琉璃碗近来输入最多。
# 坚昆碧碗:坚昆在葱岭北,出琉璃碗。
"旧随汉使千堆宝":从前(盛世时)随汉朝使者带来千堆珍宝,
"少荅胡王万匹罗":(如今朝廷)却很少用万匹丝绸回赠胡王(暗指邦交失衡)。
# 胡:一作朝。,少:一作小。
"今春喜气满乾坤":今年春天,喜悦的气息充满了天地之间,
"南北东西拱至尊":四方疆域都拥戴至尊的君王。
"大历二年调玉烛":大历二年(天下)调和玉烛(指时序安顺、政教和谐),
# 二:一作三。
"玄元皇帝圣云孙":(君王作为)玄元皇帝(老子)神圣的后裔(承天受命)。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一组描写战争的诗。描写了边疆战事告捷,记述官军收复失地、外族遣使议和及溃退的实况以及朝廷军事决策,表达了对战事平息的欣喜,对局势的肯定,对朝廷军事决策的隐忧与批评与对战乱代价的反思和对家国命运的忧虑。
2. 分段赏析
其一“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以地名串联战场实景,“入官军”明写失地收复的捷报,“卷塞云”以动态意象喻敌军溃败、阴霾散去,画面壮阔,暗含收复疆土的振奋。“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群”:“北极”代指朝廷,“龙虎气”隐忧边患余威或潜在动荡,“犬羊群”斥吐蕃为散沙,既盼敌军收敛,又藏对朝廷未能彻底安边的忧虑,刚健中见沉郁。其二“赞普多教使入秦,数通和好止烟尘”:记吐蕃遣使议和、暂止战火之事,“数通”显和平来之不易,“止烟尘”暗含对安宁的珍视,语气平实却藏对和平的期盼。“朝廷忽用哥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转折显批判,哥舒翰的征伐打破和亲局面,“虚悲”点出和亲成果付诸东流的惋惜,以史讽今,藏对朝廷穷兵黩武的不满。其三“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铺展西域地理,写往日驼马通商、边境繁盛之景,与后文对比,暗衬战乱对民生的破坏,今昔对照中见对太平的怀念。“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逆气”指战乱阴霾,“路断”写交通阻隔之苦;“星奔”喻蕃人溃散之速,既赞官军声威,又含对战乱结束的释然。其四“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列西域诸国与珍宝,勾勒盛唐时西域朝贡的盛况,暗藏对昔日邦交鼎盛的追忆,以物寄情,见对边疆稳定的向往。“旧随汉使千堆宝,少荅胡王万匹罗”:对比今昔邦交,昔日厚往薄来显大国气度,如今回赠微薄,暗讽朝廷邦交失策,于史实记述中藏对边疆治理的忧思。其五“今春喜气满乾坤,南北东西拱至尊”:以“喜气满乾坤”直抒战事平息的喜悦,“拱至尊”写四方拥戴,尽显局势安定的欣慰,语气明快,是组诗中少有的亮色。“大历二年调玉烛,玄元皇帝圣云孙”:“调玉烛”颂时序安顺、政教和谐,“圣云孙”称誉君王承天受命,表面歌功,实则在战乱初平后,暗含对长治久安的祈愿,喜中藏忧。
上一篇:唐·杜甫《晚》
下一篇:唐·杜甫《垂白(一作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