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jiāng
yuán
jiǔ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xià
liǔ
yīn
xià
shàng
shàng
xíng
rén
qiān
wàn
xīn
chán
sān
liǎng
shēng
chéng
zhōng
jiāng
shuǐ
jiāng
shàng
jiāng
líng
chéng
liǎng
xīn
qiū
yīng
tóng
qíng

译文

诗人在柳阴处下马,沿着曲江堤岸独自前行。老朋友远在千万里之外,新羽化的秋蝉在枝头时鸣时歇。这里是京城有名的曲江池,那边是长江边的江陵城。新秋到来时的彼此怀念之情,应该是一样的吧。

逐句剖析

"下马柳阴下":诗人在柳阴处下马,

"独上堤上行":沿着曲江堤岸独自前行。

"故人千万里":老朋友远在千万里之外,

# 故人:元稹。

"新蝉三两声":新羽化的秋蝉在枝头时鸣时歇。

# 新蝉:本意是指初夏之蝉,但此时正是立秋之日,所以应该指新羽化的蝉。

"城中曲江水":这里是京城有名的曲江池,

# 曲江:唐朝都城长安城内的一条河。

"江上江陵城":那边是长江边的江陵城。

# 江陵:今天的湖北荆州,在长江边上。

"两地新秋思":新秋到来时的彼此怀念之情,

"应同此日情":应该是一样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是白居易写给挚友元稹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前四句以“柳阴”“新蝉”“曲江水”等意象勾勒出立秋时节的清冷之景,引出对远在江陵的友人元稹的思念。后四句由长安曲江联想到江陵城,抒写两地同感秋思的深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象简淡,情感含蓄深沉,通过时空交错的笔法,将秋思与友情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知己的珍重与时光流逝的淡淡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标题可知是一千多年前的某一个立秋日所写,白居易在长安供职,而好友元稹(元九)因弹劾权贵被贬,诗中“江上江陵城”暗指元稹贬谪之地,两地虽隔千里,好友却同感秋意,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理解与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友之作。诗人以立秋时节的曲江之景为背景,通过独行堤岸、蝉鸣寥寥、两地江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以及独自一人的孤独之感。全诗语言简朴自然,情感真挚,将秋日的寂寥与友情的绵长交织,表达了两地同心、共感秋思的深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颈联“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将自己所在的城中曲江水与友人所在的江上江陵城进行对比,突出两人相隔之远,也加深了思念之情,通过这种空间上的对比,强化了情感的表达。借景抒情:首联“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描写诗人下马后在柳阴下,独自走上堤岸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颔联“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以新蝉的叫声,衬托出自己与友人相隔千万里的孤独和思念,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在景物之中,情景交融。虚实结合:这里使用了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诗中“故人千万里”为虚写,遥想友人远在江陵;“城中曲江水”为实写,立足眼前曲江之景,虚实相生,拓展了时空的纵深,深化了秋日怀人的主题。

3. 分段赏析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首联“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描写诗人下马后,在柳树的浓荫之下稍作停留,然后独自走上堤岸缓缓而行。“下马”“独上”等动作描写,表现出诗人此时形单影只,为后文的思念之情做了铺垫,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颔联“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写诗人此时想到好友远在千里之外,不禁感慨万千,耳边的蝉声寥落,更加感到秋气沉重。“故人”点明了诗人思念的对象是友人,“千万里”极言与友人相隔之远。“新蝉”的本意是指初夏之蝉,但此时正好是立秋之日,所以这里应该是指新羽化的蝉。蝉,在古诗词中一般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诗人借蝉来隐喻元稹的品行。这一联诗对仗极其工整,“故人”对“新蝉”,“千万里”对“三两声”,尽显诗人的扎实的文字功底。颈联“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写曲江池水在长安城中,江陵城在长江边上。曲江是长安城的一处风景名胜,当年白居易和元稹一同在长安时经常在此地玩乐,而此时白居易仍在长安,好友元稹却被贬于万里之外的江陵,甚至可能过的是食不果腹的窘迫生活。诗人将自己所在的曲江与友人所在的江陵城相对比,突出了两人空间距离的遥远,诗人对好友的思念和担忧尽不言中。尾联“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写诗人想象两人虽分隔两地,但在立秋日这天,应该都怀着相似的秋思,以想象的方式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4. 作品点评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以简淡之笔勾勒秋日怀人之思,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诗人巧妙运用对比与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将个人孤独与友情的绵长融入自然景物,通过“新蝉”“曲江”等意象的对比与呼应,营造出时空交织的抒情空间。尾联“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尤为点睛,既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挂念,又暗含超越距离的情感共鸣,体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平易近情”的创作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南都行》

下一篇:唐·李商隐《哭刘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