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xí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nán
xìn
jiā
què
héng
西
guān
bái
shuǐ
zhēn
rén
wàn
shāng
luó
chán
huán
gāo
lóu
duì
jiǎ
lián
qīng
shān
duō
yīng
háo
miǎo
rán
pān
táo
zhū
míng
tiān
rǎng
jiān
huá
xiù
hàn
jiāo
zhū
yán
qīng
è
liú
yún
yàn
yǒu
xián
áo
yóu
shèng
wǎn
luò
guān
gài
suí
fēng
huán
zǒu
hóng
yáng
chéng
yīng
bái
wān
shuí
shí
lóng
cháng
yín
chóu
bìn
bān

译文

南都果然是佳丽之地,名不虚传,巍峨的武阙山就横在西关。这是白水真人汉光武帝的老家,市井繁荣,万商云集。峨峨高楼对着紫色的大道,房宅栉次鳞比,直连城外的青山。此地出了许多英豪,他们的业绩巍巍,渺不可攀。如号曰陶朱公的范蠡和五羖大夫的百里奚,他们都名播天地。这里还是出美人的地方,如以美色著名的汉光武皇后阴丽华,娇艳美丽的汉皋游女等。她们清歌响遏流云,舞姿优游从容,令人赞叹。南阳之盛与洛阳齐名,冠盖来往,车马不断。我在红阳城外走马,在白河湾呼鹰逐猎。有谁能像刘备那样的明王来识我这个的卧龙客呢?长吟着诸葛亮的《梁父吟》,我的头发都要愁白了。

逐句剖析

"南都信佳丽":南都果然是佳丽之地,名不虚传,

# 南都信佳丽:谓南阳实在是个好地方。南都,即南阳。《文选》张衡《南都赋》,李善注:挚虞曰:南阳郡治宛,在京之南,故曰南都。王琦注:南阳是光武旧里,即位之后建都洛阳,以南阳为别都,谓之南都。

"武阙横西关":巍峨的武阙山就横在西关。

# 武阙横西关:言武阙山作为关隘横亘在南阳附近。张衡《南都赋》:尔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桐柏揭其东。李善注:武阙山为关,而在西弘农界也。武阙:山名。西关:即武关。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

"白水真人居":这是白水真人汉光武帝的老家,

# 白水真人居:谓货币流通。白水真人,汉钱币“货泉”的别称。《后汉书·光武帝纪》:王莽篡位,忌恶刘氏,以钱有金刀(繁体“刘”中有“金”“刀”),故改为货泉,或以货泉文字为白水真人。白水真人:指汉光武帝。汉光武帝起于青陵之白水乡,故曰白水真人。

"万商罗鄽阛":市井繁荣,万商云集。

# 万商罗鄽闤:谓市廛罗列,商业发达。廛,公家所建供商人存货物的地方,这里指商铺。阛(huán),市垣。

"高楼对紫陌":峨峨高楼对着紫色的大道,

# 紫陌:指帝都郊区的道路。

"甲第连青山":房宅栉次鳞比,直连城外的青山。

# 甲第:豪门贵族的宅第。

"此地多英豪":此地出了许多英豪,

"邈然不可攀":他们的业绩巍巍,渺不可攀。

# 邈然:高远貌。这里指超群出众。

"陶朱与五羖":如号曰陶朱公的范蠡和五羖大夫的百里奚,

# 五羖:指百里奚。虢为晋所灭,百里奚逃至楚,被执为奴,秦穆公闻其贤,以五羖羊皮赎之,授以国政,号曰五羖大夫。,陶朱:即范蠡。

"名播天壤间":他们都名播天地。

"丽华秀玉色":这里还是出美人的地方,如以美色著名的汉光武皇后阴丽华,

# 丽华秀玉色:言汉光武帝阴皇后美色如玉。《后汉书·后妃纪上》:光烈阴皇后讳丽华,南阳新野人。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更始元年六月,遂纳后于宛当成里,时年十九。丽华:即阴丽华,汉光武帝皇后。

"汉女娇朱颜":娇艳美丽的汉皋游女等。

# 汉女娇朱颜:谓汉水神女娇态红颜。汉女,《后汉书·马融传》:湘灵下,汉女游。李贤注:汉女,汉水之神女。汉女:汉水旁的女子。

"清歌遏流云":她们清歌响遏流云,

# 清歌遏流云:形容歌声非常美妙。《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勿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艳舞有馀闲":舞姿优游从容,令人赞叹。

# 艳舞:妖艳的舞蹈。

"遨游盛宛洛":南阳之盛与洛阳齐名,

# 遨游盛宛洛:《古诗十九首》:“驱车策驽马,游戏宛(南阳)与洛(洛阳)。”此用其句意。宛(yuān)洛:宛,汉南阳郡有宛县。洛,洛阳的简称。

"冠盖随风还":冠盖来往,车马不断。

# 冠盖:冠,礼貌。盖,车盖。官吏的服饰和车驾,借指官吏。

"走马红阳城":我在红阳城外走马,

# 红阳城:汉南阳郡有红阳县。红阳:地名。即今河南舞阳县西北。

"呼鹰白河湾":在白河湾呼鹰逐猎。

# 白河:一作白水,源出今河南嵩县西南,南流经今南阳市东,至湖北襄樊市入汉水。俗称白河。

"谁识卧龙客":有谁能像刘备那样的明王来识我这个的卧龙客呢?

# 谁识卧龙客:《三国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这里诗人以诸葛亮自比。卧龙:即诸葛亮。

"长吟愁鬓斑":长吟着诸葛亮的《梁父吟》,我的头发都要愁白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都行》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先勾勒南阳山川横亘、商贾云集、楼宇连绵的繁华之景,继而叙写南阳英豪(如范蠡、诸葛亮)与美女(如阴丽华)的事迹,再以情景交融之笔描绘南阳观光胜景,最后以“卧龙客”自况,抒发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悲叹。作品运用情景交融手法,将对南阳风物人情的赞美,与钦敬英豪、渴望用世却无人识己的感慨交织,结构上由景及人、由人及情,层次清晰,既展现南阳的历史底蕴与繁华,又深蕴个人抱负难展的沉郁,体现李白诗歌豪迈中见抒情深挚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都行》由唐代李白创作。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李白奉诏从湖北安陆前往长安任职,途经河南南阳。在此过程中,他因南阳的山川风物、历史英豪触发创作灵感,遂作此诗,既展现南阳的繁华景致与人物风采,也借此抒发对当地英豪的钦敬之情,以及自身渴望施展抱负的用世之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中先描绘南阳山川横亘、商贾云集、楼高道阔的繁华市面景色,继而叙写南阳英豪(如范蠡、诸葛亮)与人物(阴丽华等)事迹,再以情景交融之笔述南阳观光胜景;最后以“卧龙客”自比,表达对南阳英豪的钦敬与仰慕,借自叹“愁鬓斑”抒发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悲伤。

2. 写作手法

铺陈:对南阳山川形胜、市井繁荣(如“万商罗鄽闤”“甲第连青山”)及风流人物事迹进行详细描绘,展现南阳繁华与人杰地灵。用典:借“陶朱”(范蠡)、“五羖”(百里奚)、“卧龙客”(诸葛亮)等典故,既赞南阳英豪,又以诸葛亮自比,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借景抒情:诗的开篇“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廛阛”,描绘了南都壮丽的景色以及繁华的商业景象,通过对南都地理形势和商业繁荣的描写,为后文写人物和情感做了铺垫,以乐景衬豪情,也暗示此地人杰地灵。对比:前面描绘了南都的繁华、英豪的潇洒以及美人的艳丽等热闹场景,而结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以“卧龙客”自比,与前文的热闹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自己的孤独、不被赏识以及壮志未酬的愁闷。

3. 分段赏析

《南都行》全诗以“佳丽”为眼,分四层展开:首段“南都信佳丽”至“甲第连青山”,铺陈南阳山川形胜与市井繁荣,武阙横亘、白水环绕,万商云集、甲第连云,凸显东汉南都的战略地位与经济富庶;次段“此地多英豪”至“汉女娇朱颜”,以“陶朱五羖”“丽华神女”等典故,歌咏南阳英豪辈出、美人绝代的人文底蕴;第三段“清歌遏流云”至“冠盖随风还”,以“清歌艳舞”“遨游宛洛”的场景,侧面烘托南阳歌舞升平的盛世气象;末段“走马红阳城”至“长吟愁鬓斑”,借“卧龙客”自喻,将诸葛亮躬耕南阳的典故与自身“愁鬓斑”的现实对照,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以景结情,余韵悠长。全诗融历史典故与现实感慨于一体,既展现李白豪迈诗风,又深蕴沉郁顿挫的情感张力。

4. 作品点评

《南都行》作为李白乐府诗的代表作之一,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东汉南都南阳的历史底蕴与人文风采。全诗以“佳丽”为纲,通过铺陈手法勾勒出南阳山川形胜、市井繁荣的全景图,融入范蠡、诸葛亮等历史典故,既歌颂了南阳人杰地灵的特质,又借“卧龙客”自喻,抒发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其语言豪迈而不失沉郁,结构开合有度,既有“清歌遏流云”的盛世气象,又含“长吟愁鬓斑”的孤寂悲怆。诗中“谁识卧龙客”一句,以诸葛亮自况,将个人抱负与历史英雄相映照,成为全诗点睛之笔。此诗不仅展现了李白诗歌“笔落惊风雨”的浪漫主义风格,更以其深厚的历史感与现实关怀,成为唐代乐府诗中兼具文学价值与史料意义的经典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以下歌吟。

清曾国藩《十八家诗钞上》

# 写南部(今河南省南阳市)的人文地理。涉及范蠡、百里奚、阴丽华、诸葛亮等南都名人。

近代廖仲安《唐诗一万首》解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马戴《雪中送青州薛评事》

下一篇:唐·白居易《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