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ìng
zhōng
gǎn
huái
怀

朝代:唐作者:李煜浏览量:2
qiáo
cuì
nián
lái
shèn
xiāo
tiáo
shāng
fēng
wēi
qīn
bìng
yàn
chóu
cháng
dǐng
wéi
jiān
yào
zhāo
bàn
rǎn
shuāng
qián
yuán
jìng
shuí
wèn
kōng
wáng

译文

近年来一日比一日憔悴,环顾身边亲人多有亡故而日渐萧条,令人黯然神伤。悲伤而致病,风雨之下病骨难支、愁肠百转不能胜情。悲伤而致病,风雨之下病骨难支、愁肠百转不能胜情。深夜鼎中弥漫着药香,早晨醒来发现髭须斑白。我的人生因果究竟如何,谁能替我去求问佛祖。

逐句剖析

"憔悴年来甚":近年来一日比一日憔悴,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萧条益自伤":环顾身边亲人多有亡故而日渐萧条,令人黯然神伤。

"风威侵病骨":悲伤而致病,风雨之下病骨难支、愁肠百转不能胜情。

# 侵:侵害。

"雨气咽愁肠":悲伤而致病,风雨之下病骨难支、愁肠百转不能胜情。

# 咽愁肠:使愁肠哽咽。

"夜鼎唯煎药":深夜鼎中弥漫着药香,

#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

"朝髭半染霜":早晨醒来发现髭须斑白。

# 髭:嘴边的胡子。

"前缘竟何似":我的人生因果究竟如何,

# 前缘:佛教以世间诸物皆因缘和合而成,故善缘结善果。

"谁与问空王":谁能替我去求问佛祖。

# 空王:佛家语,佛之尊称。佛说世界一切皆空,故称空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病中感怀》乃南唐后主李煜所作五言律诗。诗开篇以十字勾勒出天地间孤独伤魂;中间两联从侧面烘托悲伤程度;尾联对命运不公提出质问。此诗记述诗人愁病交织、难以排遣之境况及对国事的忧虑,表达其渴望从痛苦中得到解脱之心愿。全诗风格悲凉,意蕴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著名词人

李煜(937~978),南唐国主,五代词人。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钟峰白莲居士,世称李后主,徐州(今属江苏)人。在位十余年,宋兵破金陵后出降,被俘至汴京,封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多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多抒发亡国哀痛及囚徒生活的愁苦,情调极为感伤。其词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善于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在题材和意境上突破晚唐及“花间”以艳情为主的窠臼,使词从音乐的附庸变为抒情述怀的工具。《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等作品为世熟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病中感怀》写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秋冬的金陵。诗人爱子小仲宣过世尚不足一月,周娥皇皇后又不幸离世。遭受失子、丧妻之痛,诗人身体渐衰。其忧思萦绕,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病中感怀》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其主题是通过描述自己病中的状态和心境,抒发了愁病交加、无法排遣的痛苦,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国事的隐忧。

2. 写作手法

间接抒情:情景交融,“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诗人将自身的病弱之躯置于风雨交加的环境中,凛冽的风侵袭着病骨,潮湿的雨气仿佛让愁肠哽咽。通过对风雨的描写,不仅渲染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更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外界环境相融合,以景衬情,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在病中孤独、愁苦的心境。直抒胸臆:“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诗人开篇直接表达了近年来自己身心憔悴的状态,以及在这种状态下越发感到孤独、悲伤的情绪。“自伤”二字直接点明诗人内心的痛苦,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在病中的无奈和对自身命运的哀伤。

3. 分段赏析

首联“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为全诗添一抹伤感色彩。“萧条”呈现诗人当下生活,往昔的富贵繁华不再,从南唐君主沦为宋人囚徒,生活冷清,对比往昔更显萧条。诗作于入宋后,这种厌倦情绪便有了缘由。“憔悴”起笔,“萧条”相对,前者写人,后者绘环境,二者映衬,因萧条而憔悴,因憔悴觉萧条。“年来甚”与“益自伤”呼应,人逐年老去,本就憔悴渐重,处此萧条之境,感伤更甚,加速了憔悴。中间两联展现诗人生活状态。颔联“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承首联,写憔悴“病骨”受“风威”侵,伤感“愁肠”为“雨气”噎,病体与愁怀相融,因病生愁,愁使病重。此联传神,借病骨、愁肠现病中敏感,因有病骨愁肠,方觉秋风寒、秋雨冷。颈联“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悲叹宝鼎无用,仅能煎药,自身垂老,“朝髭半染霜”,哀戚加深。尾联“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语气悲愤,涉佛事更显消沉。愁病交加,求助于佛,欲从“前缘”寻解脱,向“空王”求指点,然“前缘竟何似”无解,“谁与问空王”不得门径。诗至此收束,满溢无限惆怅忧思,内容深沉,耐人寻味。

4. 作品点评

诗中以“威”描风,以“气”绘雨,将政治境遇里的威压与逼迫,化为自然现象之感,此为拟人手法。诗人或因现实之故,难以直言,故而曲折表意。全诗把体病、心病、人情、秋景、家事、国事等融为一炉,被伤感的氛围所笼罩。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卢纶《寒食》

下一篇:唐·杜牧《润州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