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án
huā
·
·
wǎn
zhuāng
chū
liǎo
míng
xuě

朝代:五代作者:李煜浏览量:1
wǎn
zhuāng
chū
liǎo
míng
xuě
chūn
diàn
殿
pín
é
guàn
liè
fèng
xiāo
chuī
duàn
shuǐ
yún
jiān
chóng
àn
cháng
biàn
chè
lín
fēng
shuí
gèng
piāo
xiāng
xiè
zuì
pāi
lán
gān
qíng
wèi
qiè
guī
shí
xiū
fàng
zhú
huā
hóng
dài
qīng
yuè

译文

晚上刚刚梳妆打扮好的嫔妃宫女肌肤如雪、光彩艳丽,在春天的宫殿里鱼贯而列。凤箫吹至极致时,其音飘荡使云水为之开合,悠扬的《霓裳羽衣曲》歌儿唱彻。香料粉屑在春风中飘散,馥郁弥漫,我禁不住神驰心醉,手拍栏杆,耽溺于深切的情味之中。酒阑歌罢归去时,不要点燃红烛,要让马蹄踏着满路的如水月色。

逐句剖析

"晚妆初了明肌雪":晚上刚刚梳妆打扮好的嫔妃宫女肌肤如雪、光彩艳丽,

# 明肌雪:肌肤明洁,白滑似雪。韦庄《菩萨蛮》:“皓腕凝霜雪。”亦是用白雪形容肌肤清亮光洁。,晚妆初了:晓妆刚结束。《全唐诗》中作“晓妆”。初了,刚刚结束。

"春殿嫔娥鱼贯列":在春天的宫殿里鱼贯而列。

# 鱼贯:游鱼先后接续,比喻一个挨一个地依序排列。,嫔娥:宫中的姬妾与宫女。,春殿:即御殿。以其豪华、盛大而称“春殿”。

"凤箫吹断水云间":凤箫吹至极致时,其音飘荡使云水为之开合,

# 间:一作“闲”。,水云:水和云。此指水云相接之处。,凤箫:凤凰箫。泛指管乐器。一作“笙箫”。

"重按霓裳歌遍彻":悠扬的《霓裳羽衣曲》歌儿唱彻。

# 歌遍彻:唱完大曲中的最后一曲。唐宋大曲系按一定顺序连接若干小曲而成,又称大遍。其中各小曲亦有称“遍”的。一说遍、彻都是称曲调中的名目。据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云:“彻者,如破之末一遍也。”,霓裳:指唐代大曲《霓裳羽衣曲》。,重按:一再按奏。

"临风谁更飘香屑":香料粉屑在春风中飘散,馥郁弥漫,

# 香屑:香粉,香的粉末。一说指花瓣,花的碎片。,临风:临春。

"醉拍阑干情味切":我禁不住神驰心醉,手拍栏杆,耽溺于深切的情味之中。

# 情味:犹情趣。,阑干: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归时休放烛花红":酒阑歌罢归去时,不要点燃红烛,

# 烛花红:一作烛光红。

"待踏马蹄清夜月":要让马蹄踏着满路的如水月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是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宫廷题材词作,全词上片描绘春宫夜宴时,嫔娥盛妆列队,笙箫悠扬、《霓裳》遍彻的华丽歌舞盛况;下片刻画宴乐中词人醉拍阑干的情态,以及曲终人散后踏月而归的雅兴。词中运用比喻、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笔法自然奔放,语言明丽直快,生动展现出宫廷生活的奢华欢愉,“晚妆初了明肌雪”“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等句,意象鲜明,情趣盎然,极具艺术感染力,是李煜在南唐全盛时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著名词人

李煜(937~978),南唐国主,五代词人。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钟峰白莲居士,世称李后主,徐州(今属江苏)人。在位十余年,宋兵破金陵后出降,被俘至汴京,封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多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多抒发亡国哀痛及囚徒生活的愁苦,情调极为感伤。其词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善于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在题材和意境上突破晚唐及“花间”以艳情为主的窠臼,使词从音乐的附庸变为抒情述怀的工具。《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等作品为世熟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是南唐李煜于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时年二十七岁所作。当时南唐国事危急,三月宋平荆南,李煜虽遣使犒师,十一月赵匡胤改元乾德,但李煜仍耽于宴乐。周后将《霓裳羽衣曲》残谱与乐工曹生改编为新曲,李煜遂作此词记录宫廷宴乐之事,以华丽笔触描绘春殿嫔娥列队、笙箫歌舞的盛景,展现出宴乐时的欢快情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宫廷题材的词。描绘了春宫夜宴时歌舞享乐的盛况,展现出嫔娥列队、笙箫齐鸣、重按《霓裳》的华丽场景,刻画了宴乐中醉拍阑干、踏月而归的人物情态,体现出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欢愉,形象丰美,情趣盎然,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李煜在南唐全盛时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2. 写作手法

对偶:“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凤箫吹断”与“重按霓裳”相对,“水云闲”与“歌遍彻”相对,句式工整。前句描绘凤箫吹奏至曲终,水云都为之闲适的情景,后句写反复弹奏《霓裳羽衣曲》直至终章,通过工整的对仗,细腻展现宫廷宴乐中音乐演奏的场景,体现出音乐的悠长与演奏者的投入。正衬:上片“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以嫔娥们晚妆后明润似雪的肌肤、在春殿中鱼贯排列的盛美姿态,衬托出宫廷夜宴的奢华隆重;下片“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借随风飘散的香屑,衬托出宴后词人兴致阑珊却又沉醉其中的心境,同时以“醉拍阑干”的动作,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欢愉到极致的情状。渲染:首句着力刻画“晚妆初了”时嫔娥们盛装打扮、明艳动人的模样,生动展现作者面对佳人时兴致盎然的状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致描绘,从开篇便营造出夜宴奢华富丽的氛围。

3. 分段赏析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上片首句“晚妆初了明肌雪”,运用比喻手法,将嫔娥们刚化完妆的肌肤比作白雪,生动形象地突出其盛妆后的明丽美艳,渲染出夜宴奢华豪丽氛围,也展现出作者对这些美人的飞扬意兴。晚妆初了”四字交代了时间是晚上。“明肌雪”不仅写女子之美,也透过女子肌肤的细腻白润来表现修饰装扮的用心,表现宴会的隆重。“明”字用得尤好。“春殿嫔娥鱼贯列”,以简洁直白的语言勾勒出春殿中嫔娥们整齐排列的场景,为宴乐开场做铺垫。“凤箫声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吹断”“重按”运用反复修辞,既体现出音乐演奏的投入尽兴,又赋予音乐强烈感情色彩,“笙箫”二字精美奢丽,贴合奢靡享乐情调,同时“霓裳”化用唐玄宗时著名大曲,增添文化底蕴,暗示作者与大周后精通音律及对音乐的喜爱,极写宴乐时音乐的悠扬与器物华美。下片“临风谁更飘香屑”,明写香暗写风,“谁更”二字使语句活泼有致,以嗅觉感受增添宴乐场景的丰富度。“醉拍阑干情味切”,“醉拍”二字直白地描绘出作者醉态,尽显尽兴尽欢,将作者目见欣赏、耳听享受、闻香回味、口饮生态的色、声、香、味之娱融于一处,生动展现其耽溺宴乐、兴奋不已的状态。结尾“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运用借景抒情与以景结情的手法,“休放烛光红”突出对清夜月色的喜爱,“踏马蹄”以动衬静,既让人联想到马蹄得得之声,又营造出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将作者宴后兴致未尽、痴醉愉悦之情融入其中,带给读者真切感受,尽显文人雅致逸兴。全词笔法自然奔放,意兴流畅挥洒,语言明丽直快,通过多种手法生动描绘宫廷夜宴歌舞享乐盛况,虽富贵脂粉气浓郁,但艺术描绘生动逼真,情景刻画细腻动人。

4. 作品点评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全词笔法自然奔放,语言明丽直快,以流畅的意兴和俊爽超逸的风格,将春夜宴乐的盛大场面与曲终人散的余韵刻画得淋漓尽致。“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以简洁笔触勾勒出美人盛妆与宫廷的富丽;“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更是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通过充满诗意的画面,将宴后的雅致逸兴与浪漫情怀展现得恰到好处。其在艺术上善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渲染、以景结情等,使情境描绘动人,意象鲜明。虽带有浓郁的富贵脂粉气,题材局限于宫廷生活,但在艺术创作上,凭借对场景的细腻刻画、情感的真挚表达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致语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情语也。后主直是词手。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词评》

# 何等富丽侈纵。观此,那得不失江山。

明杨慎明万历间闵映璧校订本《评点草堂诗余》卷二

# 李后主宫中未尝点烛,每至夜则悬大珠,光照一室如日中。尝赋《玉楼春》宫词。

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四十一

# 此驾幸之词,不同于宫人自叙。“莫教踏碎琼瑶”,“待踏清夜月”,总是爱月,可谓生瑜生亮。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一

# 上叙凤辇出游之乐,下叙鸾舆归来之乐。

明李于鳞《南唐二主词汇笺》引

# 人主叙宫中之乐事自是新切,不与他词同。

明李廷机《草堂诗余评林》卷三

# 李后主宫中,未尝点烛。每至夜,则悬大宝珠。玉楼春光照一室,如日中。尝赋《玉楼春》宫词曰(词略)。王阮亭《南唐宫词》云“花下投签漏滴壶,秦淮宫殿浸虚无。从兹明月无颜色,御阁新悬照夜珠。极能道其遗事。

清徐釚《词苑丛谈》卷六

# 《玉楼春》“重按霓裳歌遍彻”,《霓裳曲》十二遍而终,见香山诗自注。“临风谁更飘香屑”,“飘香屑”,疑指落花言之。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 豪宕。

清谭献《词评》卷二

# 风雅疏狂,失人君之度矣。

清陈廷焯《云韶集》卷二十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五代·李煜《蝶恋花·春暮》

下一篇:五代·和凝《薄命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