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ū
·
·
xiǎo
zhuāng
chū
guò

朝代:五代作者:李煜浏览量:1
xiǎo
zhuāng
chū
guò
chén
tán
qīng
zhù
xiē
ér
xiàng
rén
wēi
dīng
xiāng
qīng
zàn
yǐn
yīng
táo
luó
xiù
cán
yīn
bēi
shēn
xuán
bèi
xiāng
láo
xiù
chuáng
xié
píng
jiāo
nuó
làn
jiáo
hóng
róng
xiào
xiàng
tán
láng
tuò

译文

晓妆只粗粗理过,唇边可还得点一抹沉檀色的红膏,含笑未唱,先露一尖花蕾般的舌尖。唱起一曲清亮的歌,樱桃般的小口微微张开。到了场下的酒会,就又娇爽多了,为酒杯太深,很快就被美酒弄脏了,她斜倚在华丽的绣床上,娇媚无比。她嚼着红色的绒线,笑着向情郎吐去。

逐句剖析

"晚妆初过":晓妆只粗粗理过,

# 晚妆初过:指早晨起床刚刚梳洗打扮完毕。《词谱》《古今词统》《花草粹编》《历代诗余》《全唐诗》《诗余图谱》等文本均作“晚”。沈际飞选评《草堂诗余》(古香岑四集本)中注:“一作晚,误。”晓,早晨。

"沈檀轻注些儿个":唇边可还得点一抹沉檀色的红膏,

# 些儿个:当时方言,意谓少许,一点点。,轻注:轻轻点画。注:这里是点的意思。,沈檀:即“沉檀”,一种妇女妆饰用的颜料,唐、宋时妇女闺妆多用它,或用于眉端之间,或用于口唇之上。《花间集》阎选《虞美人》词中有「臂留檀印齿痕香」之句,毛熙震《后庭花》词中亦有「歌声慢发开檀点」之句,都是描绘以檀注唇的情形。沈,《醉翁琴趣》外篇作“浓”。沉,带有润泽的深绛色。檀,浅绛色。

"向人微露丁香颗":含笑未唱,先露一尖花蕾般的舌尖。

# 向人微露丁香颗:描绘歌女开口歌唱,舌齿微露,形容得意的神情。向:《醉翁琴趣》外篇中作“见”。人:吴本二主词、侯本二主词中缺字。丁香颗:这里指女人口内之牙,此句描绘歌女开口歌唱,舌齿微露,形容得意的神情。丁香,常绿乔木,又名“鸡舌香”,“丁子香”,丁香子如钉,长三、四分,可以含于口中。古时用以代指女人的舌头。丁,《花间集补》中误作“了”。颗,指牙。

"一曲清歌":唱起一曲清亮的歌,

# 清歌:清脆响亮的歌声。也指不用乐器伴奏的独唱。

"暂引樱桃破":樱桃般的小口微微张开。

# 樱桃破:指女人张开娇小红润的口。樱桃,落叶乔木,果实多为红色,味道甜美或略带酸味。古人常用樱桃比喻女子口唇。白乐天诗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唐·李义山《赠歌妓》诗之一:「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唐·韩致尧《袅娜》诗云:「着词但见樱桃破,飞盏遥闻豆蔻香。」破,张开。,引:使得。,暂:《醉翁琴趣》外篇中作「渐」。

"罗袖裛残殷色可":到了场下的酒会,就又娇爽多了,

# 罗袖裛残殷色可:谓说歌女的丝制的衣袖上的香气已经消失将尽,深红的颜色也只隐约可见了。罗袖,质地较薄的丝衣的袖。裛:熏蒸,这里指香气。残:指香气消失殆尽。殷:深红色。可:意近“可可”,这里是模模糊糊、隐隐约约的意思。

"杯深旋被香醪涴":为酒杯太深,很快就被美酒弄脏了,

# 涴:沾污,污染。《醉翁琴趣》外篇中作“污”。,香醪:美酒,醇酒。本是一种汁滓混合的醇酒,味甜。,旋:随即,很快地。,杯深:指酒杯斟酒斟得很满,引申意谓酒喝得过量。

"绣床斜凭娇无那":她斜倚在华丽的绣床上,娇媚无比。

# 娇无那:这里是形容娇娜无比,不能自主的样子。娇,《醉翁琴趣》外篇作「情」;无那,犹言无限,非常之意。,凭:倚靠,靠着。,绣床:铺着织绣的床,这里指歌女的床。

"烂嚼红茸":她嚼着红色的绒线,

# 红茸:即红绒,刺绣用的红色丝线。吕本二主词、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尊前集》中均作“红绒”,即刺绣用的红色丝线。,烂嚼:细嚼。嚼,用牙齿磨碎食物。

"笑向檀郎唾":笑着向情郎吐去。

# 唾:将口中含物吐出来。萧本二主词中作“吐”,误,“吐”与“唾”韵不同。,檀郎:西晋文学人潘岳是个出名的美男子,小名檀奴,后世文人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的男子的美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一斛珠·晓妆初过》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之上片,细腻勾勒出歌女为心上人倾情献唱之动人场景。下片则转而描绘她与情郎相聚时嬉笑玩闹的娇俏模样。词人匠心独运,将歌女的音容笑貌、神态举止皆与“口”这一细节紧密相连,对“口”的刻画,笔笔精妙,皆能画龙点睛、传神入微。不仅极为详尽、鲜活、精准地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惹人怜爱的歌女形象,更使得全篇词作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意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著名词人

李煜(937~978),南唐国主,五代词人。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钟峰白莲居士,世称李后主,徐州(今属江苏)人。在位十余年,宋兵破金陵后出降,被俘至汴京,封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多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多抒发亡国哀痛及囚徒生活的愁苦,情调极为感伤。其词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善于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在题材和意境上突破晚唐及“花间”以艳情为主的窠臼,使词从音乐的附庸变为抒情述怀的工具。《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等作品为世熟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从作品整体风格判断,此词当属李煜前期创作。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及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赵晓岚教授指出,该词描绘的是李煜与妻子间浓情蜜意的闺房之趣。赵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中提及:“李煜可谓福泽深厚,其妻娥皇堪称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典范。她容颜绝美,堪称国色天香;才艺出众,令人赞叹。据陆游《南唐书后妃诸王列传》记载,娥皇博通经史,擅长歌舞,尤精琵琶演奏,于博弈、投壶等游戏亦无不精通。如此才貌双全之佳人,对于彼时仍活在兄长弘冀光环之下、渴望在艺术世界中寻得一方净土的李煜而言,无疑是知音难觅。二人情投意合,开启了先婚后爱的甜蜜篇章。《一斛珠》一词,正是对这段夫妻间蜜意柔情的生动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全词细腻勾勒出女主人公从精心梳妆登场直至最终赴宴的完整过程,其间穿插诸多妙趣横生的戏剧情节描写。作者通过精妙的笔触,成功塑造出一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读来极具艺术感染力。关于词中女主人公的身份,学界观点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她是一位普通的歌女;然而,也有学者提出,女主人公实为李煜的妻子大周后娥皇,此词描绘的是李煜与妻子闺房中的甜蜜乐趣。

2. 写作手法

比喻:“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化用白居易的“樱桃樊素口”,以“樱桃”喻歌女之口。樱桃色泽红润、小巧圆润,用它来比喻歌女的嘴唇,形象地展现出歌女唇部的娇美。动静结合:“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晨间歌女妆成,轻点朱唇之态静美,勾勒出专注娇俏之姿,奠定柔美基调。“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笔锋一转,歌女微露舌尖,开口清歌,动作灵动俏皮,歌声悠扬似灵泉流淌。静景为动景铺垫,让读者先赏其娇容,更期待歌声;动景以静景为基,歌声更具韵味。二者交织,营造出独特意境,使人如临其境,深切感受到歌女的美丽与她和情人的甜蜜,尽显李煜高超技艺与独特审美。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阕,刻画歌女为心上人献唱之景。词人着墨于生活细微处,故而从歌女梳妆起笔。“晓妆初过”,既点明时辰,亦与下阕“殷色可”遥相呼应,暗示与情郎相聚时长,方需清晨悉心妆扮。“沈檀”之句,将歌女点唇之态摹写得淋漓尽致,此细节捕捉,不仅以点带面勾勒全貌,更开启以“唇(口)”为核心的人物与情境描绘。“向人”一句,尽显少女娇媚之态;“一曲”句化用白居易“樱桃樊素口”之典,非但不显俗气,反添清新之感,与“丁香颗”对仗,更显精巧。全篇明喻、暗喻交织,动静相宜,生动展现歌女神情之欢愉艳丽,侧面烘托出其歌声之动人。词的下阕,描绘歌女与情郎相聚嬉戏之状。初时罗袖酒痕隐约,及至开怀畅饮,酒渍旋即浸染,“旋”字传神至极。此二句尽显宴饮之热烈欢畅、歌女酒酣之恣意洒脱。“罗袖”一句承上启下,昭示时光流逝,而歌女因欢愉而容颜愈发明艳。“杯深”一句,恰如其分地刻画出歌女因与情郎相聚而忘情贪杯之天真欢愉,为后文三句埋下伏笔。末三句展现歌女醉后之态,她斜倚华美绣床,娇憨可掬,将嚼碎的红茸嬉笑着吐向情郎,情态大胆放纵,又娇艳可爱,尽显恃宠撒娇之得意。词人以细腻笔触勾勒此幕,画面鲜活生动,美人音容笑貌、娇憨之态跃然眼前。其语言宛如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情人间嬉笑玩闹之景,人物、动作、神情皆栩栩如生,堪称传神之笔。

4. 作品点评

此词聚焦歌女日常,实乃花间词人常涉之题。然西蜀词人多为泛泛而谈,鲜少深入刻画人物个性与心理,致其作品欠缺生机。李煜《一斛珠》虽题材与西蜀词人类似,却有创新之处,注重呈现歌女动作特征与心理动态。词人将歌女的音容、神情皆与“口”相系,对“口”的描写笔笔精妙,细腻、生动且精准地勾勒出一位美丽动人的歌女形象,更使全词结构紧凑、意趣横生。整体而言,此词描绘歌女冶艳之态,格调或有不足,但不可否认其在艺术与技巧上的成就。且若不拘泥于将其置于李煜宫廷生活简单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描画精细,绝是一篇上好小题文字。

明潘游龙《古今诗余醉》卷十二

# 李后主《一斛珠》之结句云:“绣床斜倚娇无那,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此词亦为人所竞赏。予曰:此倡楼妇倚门腔,梨园献丑态也。嚼红绒以唾郎,与倚市门而大嚼,唾枣核瓜子,以调路人者,其间不能以寸。优人演剧,每作此状,以发笑端,是深知其丑,而故意为之者也。不料填词之家,竟以此事谤美人,而后之读词者又止重情趣,不问妍媸,复相传为韵事,谬乎不谬乎?无论情节难堪,即就字句之浅者论之,烂嚼打人诸腔口,几于俗杀,岂雅人词内所宜。

明末清初李渔《窥词管见》

# 词家多翻诗意入词,虽名家不免。吾常爱李后主《一斛珠》末句云:“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杨孟载《春绣》绝句云:“闲情正在停针处,笑嚼红绒唾碧窗。”此却翻词入诗,弥子暇竟效颦于南子。

清贺裳《皱水轩词筌》

# 李后主词“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李易安词“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汪肇麟词“待他重与画眉时,细数郎轻薄”,皆酷肖小儿女情态。

清李佳《左庵词话》卷下

# 画所不到,风流秀曼,失人君之度矣。

清陈廷焯《云韶集》卷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五代·冯延巳《谒金门·杨柳陌》

下一篇:五代·《拨棹子·风切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