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gāng
wǎn

朝代:宋作者:李弥逊浏览量:1
fàn
bǎo
dōng
gǎng
wǎn
zhàng
shí
rǎn
héng
绿
yāng
shēn
xíng
jìng
xiǎn
cóng
niú
hòu
xiǎo
tái
gāo
chū
niǎo
wèn
shě
shuí
rén
cūn
yuǎn
jìn
huàn
chuán
bié
shuǐ
dōng
西
lián
tóu
bái
jiāng
shān
huí
shǒu
zhōng
yuán
zhèng

译文

饭后傍晚拄着藜杖漫步东岗,石阶横过溪边,眼前是绿油油的秧田。沿着险峻的小径前行,跟在牛儿后面,暂立高台之上,竟比栖息的鸟儿还要高远。向路人询问,前方村落是远是近,呼唤渡船,在水湾的东西两岸往返。自叹白发已生,置身这江南山水间,回首望中原,战鼓正轰鸣,烽烟未散。

逐句剖析

"饭饱东岗晚杖藜":饭后傍晚拄着藜杖漫步东岗,

# 藜:用藜条制成的手杖。,杖:拄、扶,作动词用。

"石染横渡绿秧畦":石阶横过溪边,眼前是绿油油的秧田。

"深行径险从牛后":沿着险峻的小径前行,跟在牛儿后面,

# 从牛后:跟在牛的后面。

"小立台高出鸟栖":暂立高台之上,竟比栖息的鸟儿还要高远。

"问舍谁人村远近":向路人询问,前方村落是远是近,

"唤船别浦水东西":呼唤渡船,在水湾的东西两岸往返。

# 别浦:小河流入大河的汊口。

"自怜头白江山里":自叹白发已生,置身这江南山水间,

"回首中原正鼓鼙":回首望中原,战鼓正轰鸣,烽烟未散。

# 鼓鼙:军用乐器,指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东岗晚步》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写作者饭后拄杖漫步东岗的情景,展现出乡间漫步的闲适画面。自叹白发已生却身处江南山水,回望中原正战鼓轰鸣,将个人感怀升华为对时局的忧虑。全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怀,通过从闲适到忧国的情感转折,体现了诗人对中原战乱的关切以及自身无法投身救国的无奈。作品即景抒情,于平淡笔墨中见深沉感慨,将个人心境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李弥逊(1085?~1153),南宋文学家。字似之,号筠溪居士、筠溪翁、普现居士等,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进士,曾任户部侍郎等职。他主张抗金,反对与金议和,为秦桧所排斥,晚年归隐连江西山。其诗命意造句皆新鲜精巧。其词则风格豪放,多抒乱世之感慨,亦有婉秀之作。主要作品有《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春日即事》。著有《筠溪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诗歌描绘了作者晚饭后拄杖漫步东岗的情景,沿险峻小径跟随牛儿前行,暂立高台感受视野的旷远,又望见暮色中村落人家问舍唤船的田园景象,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闲适。尾联笔锋一转,自叹身处江南山水间已生华发,回首中原却正战鼓轰鸣,将个人漫步的悠然心境与对中原战乱的忧虑自然衔接。全诗借东岗晚步的所见所行,既呈现了乡间的清幽景致,又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切以及自身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于平淡笔墨中见家国情怀的厚重。

2. 写作手法

对偶:“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中,“深行”对“小立”,“径险”对“台高”,词性相对,结构工整,体现出宋诗生新瘦硬的风格。白描:“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与“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以简洁笔墨勾勒田园风光与乡野生活场景,自然流畅,富有画面感。借代:“回首中原正鼓鼙”中,“鼓鼙”原指战鼓,此处借代战事,简洁形象地展现出中原地区的战乱局面。对比:“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将个人身处江南山水的闲适与中原的战乱形成对比,抒发对时局的忧虑。

3. 分段赏析

首联“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以“杖藜”“石梁”“绿秧畦”等意象,勾勒诗人饭后拄杖漫步的闲适图景,“横渡”既写石桥横跨溪水的形态,亦暗含晚步者的行踪轨迹,语言简淡而富有画面感。颔联“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承接行迹,“从牛后”化用战国谚语“宁为鸡口,勿为牛后”,以实词描绘随牛缓行于险径的情态,见涉险的谨慎;“出鸟栖”以视角错位写高台之高,属“炼句:视角转换”,动静相衬,对仗工整,尽显宋诗生新瘦硬的炼字特色。颈联“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转写登岗所见,“问舍”“唤船”为薄暮时分的典型乡野场景,以白描手法勾勒暮色中村落人家的日常互动。“村远近”“水东西”以方位词强化空间感,语句自然流畅,于停顿处营造风神悠远的意境,展现诗人将眼前景化作“田园画卷”的观照视角。尾联“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笔锋陡转,前句“自怜头白”紧扣个人遭际,写归隐中年华流逝的感喟;后句“回首中原”拓开境界,以“鼓鼙”借代战事,将个人闲适与中原战乱并置,情感从田园漫步的悠然转为对家国命运的深沉忧虑。此联收束全诗,使前三联的清幽景致成为乱世中的短暂宁静反衬,实现“即景抒怀”到“伤时忧国”的主题升华,体现诗人“处江湖之远而心系天下”的文人情怀。

4. 作品点评

南宋初年,李弥逊因反对和议遭罢黜,归隐连江时作《东岗晚步》。这首七言律诗前半写乡间晚步,绘石桥秧畦、随牛涉险、高台望远、问舍唤船等田园图景,语言生新瘦硬,对仗工整;“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以“鼓鼙”借代战事,由个人闲适转向对中原战乱的忧虑,实现情感升华。诗中田园清幽与时代沉重相衬,语言清健内蕴悲怆,体现南宋文人“处江湖之远忧其国”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弥逊《石草蒲》

下一篇:宋·李弥逊《浪淘沙·连鹏举坐上次康平仲留别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