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梅寻友款幽居":访梅花、寻觅友人,来到这幽静的居所,
"俄见栖鸦已毕逋":不久看到栖息的乌鸦,它们已归巢。
"霁日幸同终日笑":晴朗的日子幸好如同人一样终日欢笑,
"春花有似此花无":春天的花有像这梅花一样的吗。
"衔杯林下嫌来晚":在林下饮酒,嫌弃自己来晚了,
"索句檐前只恐晡":在檐前构思诗句,只担心天色已晚。
"菲作不妨为玉引":浅薄的作品不妨作为引出美玉的引子,
"要看词藻竞芬敷":要看大家的词藻竞相绽放光彩。
南宋诗人
卫宗武(?~1289),南宋诗人。字淇父,号九山,别号水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淳祐年间知常州,后罢归,闲居三十余载,以诗文自娱。曾于华亭组织真率会,邀约叶汝舟、陆鹏南等乡贤耆老诗酒唱和,月集游赏。宋亡,不仕。卫宗武的诗文多推重节义,气韵冲淡,有萧然自得之趣,宋亡后的诗作更显眷怀故国、慨叹兴亡的凄凉沉痛。清人辑有《秋声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访梅寻友款幽居,俄见栖鸦已毕逋”,起笔点题,交代“访梅”“寻友”的核心事件,“款幽居”写出拜访时的从容有礼。紧接着以“俄见栖鸦”一句,用乌鸦归巢的动态景象,暗示时间悄然流逝,既为画面增添生趣,又自然引出后文对时光的珍惜,起句平实却暗藏过渡。颔联“霁日幸同终日笑,春花有似此花无”,承接首联的景物描写,转向对晴日与梅花的细致刻画。“霁日幸同终日笑”运用拟人手法,将晴朗的日光赋予人的情态,仿佛与游人一同欢笑,尽显春日的明媚;“春花有似此花无”以反问突出梅花的独特,在与其他春花的对比中,盛赞梅花的不俗风姿,对仗工整,情趣盎然。颈联“衔杯林下嫌来晚,索句檐前只恐晡”,转入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访梅过程中的雅趣。“衔杯林下”写与友人在林中饮酒的惬意,“嫌来晚”流露出未能早日赏梅的惋惜;“索句檐前”描写作诗构思的情景,“只恐晡”(担心傍晚到来)则体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两句对仗精巧,将人物的情感细腻传递出来。尾联“菲作不妨为玉引,要看词藻竞芬敷”,收束全诗,由赏景转向唱和。诗人自谦作品“菲薄”,却愿以此为引,激发众人写出更精彩的诗篇,“词藻竞芬敷”的景象,既展现了文人相聚的雅兴,又让访梅之行的文化意趣得以升华,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卫宗武《霅山和丹岩晚春韵》
下一篇:宋·卫宗武《和野渡甲申雪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