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shù
zhú

朝代:宋作者:卫宗武浏览量:1
zhī
qīng
zhōng
xiù
zhú
shì
wèi
dōng
nán
měi
qún
zhí
xīn
ér
jìn
jié
huí
bàng
zhù
shù
chā
néng
chén
wàn
jié
zhī
zuò
fèng
míng
xióng
xiāng
pèi
liù
shā
wéi
hàn
qīng
chì
shí
nián
yǒu
jiān
yǒu
yòng
jiǒng
fán
cǎo
sāo
rén
pǐn
guó
fēng
cháng
yǒu
rèn
qiū
dài
lèi
yún
dāng
lǎo
yún
yún
gēn
cuò
chū
shèng
qiān
jiǎo
qián
xiāng
zhǎng
xióng
gāo
xià
sēn
fēi
fēi
cuì
yàn
yàn
làng
fān
绿
pán
gēn
lóng
shé
zǒu
luán
fèng
lín
biāo
zhèn
wēi
xiǎng
huán
pèi
shēng
jiá
chù
suǒ
suì
liú
jīn
huī
xiǎo
nòng
qīng
yáng
jīng
huā
ē
nuó
guì
dào
méng
zhǎng
yún
réng
jǐn
bēng
shù
huǒ
lún
xíng
cháng
kōng
yán
xiāo
shǔ
fāng
zhěn
diàn
yōu
shēn
ruò
hán
qiū
yuè
yìng
chán
juān
qīng
yǐng
xiāng
shǔ
suì
hán
jiāo
shèng
yǒu
nán
zhī
huā
jǐng
fēng
yuè
rèn
zhuī
zhú
rén
wèi
xiǎo
wèi
chuān
tiǎn
gòng
ào
yāo
péng
duì
jūn
zuì
líng
xián
yuǎn
xiǎng
yóu
bīng
xuě
shēng
jīn
xiù
yún
yān
sàn
háo
zhǐ
qiàn
chóu
xiě
é

译文

万物得到清气的滋养,没有比竹子更能汇聚秀美的了。这就是东南地区的美景,其他众多植物与之相比都只能像奴仆一样。竹子内心虚空却独立挺立,竹节刚劲且不会弯曲。在房屋旁种上几丛竹子,能洗净无数的尘埃。把竹子截断制作成乐器能吹出凤凰鸣叫的声音,就像雌雄凤凰相互配合发出六种声音。砍下竹子用来书写记录,其价值岂止是十年读书。竹子既有美好的外形又有实用的价值,与普通的草木截然不同。古代文人墨客互相题诗品评竹子,《诗经》中曾经记录过竹子。你有方圆一仞的小山丘,大概类似筼筜谷。老竹依傍着山石,错落有致的样子胜过千般美景。竹子竞相生长,高低错落像玉一样挺拔林立。如雾般的细雨滴落在竹子上,翠绿欲滴,阳光照耀下,竹子的绿色如波浪般翻动。竹子的根盘曲如龙蛇游走,茂密的叶子像鸾凤聚集在一起。树林中的风声振动发出细微的声响,就像环佩相互碰撞的声音。阳光洒在竹子上,碎片般的光芒闪烁着金色光辉,雨后清晨,竹子在朝阳下展现出清新的姿态。温暖的阳光催开了竹子的花朵,花朵婀娜多姿,像舞动的旗帜。竹笋不断生长,每一株都像被锦缎包裹着。太阳像火轮一样在空中运行,炎热的暑气正浓。在竹林深处,枕着竹席,清凉如寒露般滋润。秋天的月亮映照出美好的景象,竹子的清影在夜晚相互陪伴。寒冬时节,竹子与梅花等胜友相互陪伴,南边的梅花依偎在竹子旁。四季的景色无边无际,风和月都可以任人欣赏。人们说这是小小的渭川竹林,我惭愧能与淇澳竹林相伴。我惭愧地与淇澳相比。邀请朋友一起欣赏这竹子,哪里会吝惜美酒。竹林七贤的事迹已经远去,但他们的遗风还可以延续。竹子的清凉让人感到冰雪般的寒冷,云烟般的气息在笔端散开。只缺少与可这样的画友,将这竹子画入鹅溪的画卷中。

逐句剖析

"物得气之清":万物得到清气的滋养,

"钟秀莫如竹":没有比竹子更能汇聚秀美的了。

"是谓东南美":这就是东南地区的美景,

"群植可奴仆":其他众多植物与之相比都只能像奴仆一样。

"虚心而独立":竹子内心虚空却独立挺立,

"劲节不囘曲":竹节刚劲且不会弯曲。

"傍屋著数插":在房屋旁种上几丛竹子,

"能洗尘万斛":能洗净无数的尘埃。

"截之作凤鸣":把竹子截断制作成乐器能吹出凤凰鸣叫的声音,

"雌雄相配六":就像雌雄凤凰相互配合发出六种声音。

"杀以为汗青":砍下竹子用来书写记录,

"奚啻十年读":其价值岂止是十年读书。

"有体兼有用":竹子既有美好的外形又有实用的价值,

"迥异凡草木":与普通的草木截然不同。

"骚人互题品":古代文人墨客互相题诗品评竹子,

"国风尝纪录":《诗经》中曾经记录过竹子。

"子有步仞丘":你有方圆一仞的小山丘,

"殆类筼筜谷":大概类似筼筜谷。

"老筠依云根":老竹依傍着山石,

"错出胜千陆":错落有致的样子胜过千般美景。

"矫虔相长雄":竹子竞相生长,

"高下森立玉":高低错落像玉一样挺拔林立。

"霏霏雾滴翠":如雾般的细雨滴落在竹子上,翠绿欲滴,

"滟滟浪翻绿":阳光照耀下,竹子的绿色如波浪般翻动。

"蟠根龙蛇走":竹子的根盘曲如龙蛇游走,

"密叶鸾凤蹙":茂密的叶子像鸾凤聚集在一起。

"林飚振微响":树林中的风声振动发出细微的声响,

"环佩声戛触":就像环佩相互碰撞的声音。

"琐碎流金辉":阳光洒在竹子上,碎片般的光芒闪烁着金色光辉,

"霁晓弄清旭":雨后清晨,竹子在朝阳下展现出清新的姿态。

"熙阳发菁花":温暖的阳光催开了竹子的花朵,

"婀娜舞桂纛":花朵婀娜多姿,像舞动的旗帜。

"滋萌长云仍":竹笋不断生长,

"一一锦绷束":每一株都像被锦缎包裹着。

"火轮行长空":太阳像火轮一样在空中运行,

"炎歊暑方酷":炎热的暑气正浓。

"枕簟入幽深":在竹林深处,枕着竹席,

"洒若寒露沃":清凉如寒露般滋润。

"秋月映婵娟":秋天的月亮映照出美好的景象,

"清影夜相属":竹子的清影在夜晚相互陪伴。

"岁寒交胜友":寒冬时节,竹子与梅花等胜友相互陪伴,

"南枝花倚伏":南边的梅花依偎在竹子旁。

"四序景无涯":四季的景色无边无际,

# 四序:春、夏、秋、冬四季。

"风月任追逐":风和月都可以任人欣赏。

"人谓小渭川":人们说这是小小的渭川竹林,我惭愧能与淇澳竹林相伴。

# 人谓小渭川:人谓二句,说南墅竹犹如小渭川,我认为我荣幸地和淇澳在一起。渭川,渭河平原,此代“渭川千亩”,言竹长势繁茂。

"我忝共淇澳":我惭愧地与淇澳相比。

# 淇澳:淇水曲岸,盛长竹之地,此比作者的南墅之竹。,忝:谦词,荣幸,愧对。

"邀朋对此君":邀请朋友一起欣赏这竹子,

# 此君:竹子别名,典出被誉为竹子知音的晋代文人王徽之字子猷的诗句“何可一日无此君”。

"岂惜醉醽醁":哪里会吝惜美酒。

# 醽醁:美酒名。

"七贤迹已远":竹林七贤的事迹已经远去,

# 七贤:“竹林七贤”的省称。

"遗响犹可续":但他们的遗风还可以延续。

"冰雪生襟袖":竹子的清凉让人感到冰雪般的寒冷,

# 襟袖:借指胸怀。,冰雪:比喻文章辞意高雅清新。

"云烟散毫牍":云烟般的气息在笔端散开。

# 云烟:比喻挥洒自如的墨迹。毫牍,毛笔和木片,代指诗文。

"祇欠与可俦":只缺少与可这样的画友,

# 俦:同辈,伴侣。,祇:同只。

"写入鹅溪幅":将这竹子画入鹅溪的画卷中。

# 鹅溪幅:绘有画作的白绸。鹅溪,地名,在四川省盐亭县西北,以产绢著名。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赋南墅竹》是南宋诗人卫宗武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收录于其诗集《秋声集》。卫宗武曾担任常州知州,宋亡后选择隐居山林,终身不仕。这首诗通过吟咏竹子,巧妙地寄托了诗人高洁的品格与归隐的志向。全诗以“物得气之清,钟秀莫如竹”开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并围绕四季变换展开对南墅竹的细腻描绘,着重彰显了竹子“虚心而独立,劲节不回曲”的高尚品性。诗中巧妙化用了渭川、淇澳等与竹子相关的经典意象,并借助“邀朋对此君”“七贤迹已远”等语句,隐喻性地呼应了竹林七贤的典故,构建起一条以物寄情、托竹言志的抒情主线。作品运用了对比、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精练而富有韵味。结尾“冰雪生襟袖”一句与开篇遥相呼应,使全诗结构更加严谨,充分体现了南宋咏物诗以物寓怀、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卫宗武(?~1289),南宋诗人。字淇父,号九山,别号水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淳祐年间知常州,后罢归,闲居三十余载,以诗文自娱。曾于华亭组织真率会,邀约叶汝舟、陆鹏南等乡贤耆老诗酒唱和,月集游赏。宋亡,不仕。卫宗武的诗文多推重节义,气韵冲淡,有萧然自得之趣,宋亡后的诗作更显眷怀故国、慨叹兴亡的凄凉沉痛。清人辑有《秋声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物得气之清,钟秀莫如竹。是谓东南美,群植可奴仆。”开篇点明竹具有清秀之气,是天地间钟灵毓秀的代表,在东南地区堪称美景,其他植物与之相比都只能像奴仆一样逊色。此句高度赞扬了竹的高洁品质和出众地位,为后文对竹的详细描写奠定了基调。​​“虚心而独立,劲节不囘曲。傍屋著数插,能洗尘万斛。”具体描绘竹的外形和特性。“虚心而独立,劲节不囘曲”写出竹的虚心和坚韧不屈的品质;“傍屋著数插,能洗尘万斛”则从实用角度,说明竹能给居住环境带来清新之感,仿佛能洗净尘世的污浊。​​“截之作凤鸣,雌雄相配六。杀以为汗青,奚啻十年读。”进一步阐述竹的用途。“截之作凤鸣”体现竹可用于制作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杀以为汗青”表示竹可用来书写记录,其价值远超十年的读书之用,强调了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有体兼有用,迥异凡草木。骚人互题品,国风尝纪录。”总结竹的特点,它既有美好的外形又有实用的价值,与普通草木截然不同。同时提到古代文人墨客常对竹进行题诗品评,《诗经》中也有关于竹的记录,突出了竹在文化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子有步仞丘,殆类筼筜谷。老筠依云根,错出胜千陆。”描绘南墅之竹的生长环境,将其比作筼筜谷,说明此地适宜竹子生长。老竹依傍着山石,错落有致,胜过千般美景,展现了竹生长环境的优美和竹的姿态之美。​​“矫虔相长雄,高下森立玉。霏霏雾滴翠,滟滟浪翻绿。”细致描绘竹的姿态。“矫虔相长雄”写出竹竞相生长的态势,“高下森立玉”形容竹子像玉一样挺拔林立。“霏霏雾滴翠,滟滟浪翻绿”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竹在雾气和阳光下的样子分别比作翠绿的雾气和翻滚的绿色波浪,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竹的清新与活力。​​“蟠根龙蛇走,密叶鸾凤蹙。林飚振微响,环佩声戛触。”继续描写竹的根部、叶子和声音。“蟠根龙蛇走”形容竹根盘曲如龙蛇;“密叶鸾凤蹙”将竹叶比作鸾凤聚集的样子。“林飚振微响,环佩声戛触”则从听觉角度,写风吹竹林发出如同环佩相击的声音,增添了竹林的清幽之美。​​“琐碎流金辉,霁晓弄清旭。熙阳发菁花,婀娜舞桂纛。”描绘不同时段竹的景象。“琐碎流金辉”写阳光洒在竹子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霁晓弄清旭”描绘雨后清晨竹子在朝阳下的清新姿态。“熙阳发菁花,婀娜舞桂纛”则写阳光照耀下竹花绽放,如旗帜般舞动,展现出竹的生机与活力。​​“滋萌长云仍,一一锦绷束。火轮行长空,炎歊暑方酷。”描写竹的生长过程和夏日的景象。“滋萌长云仍,一一锦绷束”形象地写出竹笋不断生长,如同被锦缎包裹;“火轮行长空,炎歊暑方酷”点明夏日酷热的环境,为后文竹带来清凉做铺垫。​​“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秋月映婵娟,清影夜相属。”描绘竹在夏日和秋夜的作用。“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说明夏日置身竹林,仿佛有寒露滋润,带来清凉;“秋月映婵娟,清影夜相属”描绘秋夜月光下竹子的清影,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岁寒交胜友,南枝花倚伏。四序景无涯,风月任追逐。”强调竹在四季都有独特的景致,尤其在岁寒之时,与其他植物相互映衬,如同胜友相伴。诗人可以尽情享受四季不同的竹景,体现了对竹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陶醉。​​第十二段(“人谓小渭川,我忝共淇澳。邀朋对此君,岂惜醉醽醁。”)​​赏析:将南墅之竹与著名的渭川竹林和淇澳竹林相比,虽自谦为“小”,但也表达了一种自豪之情。“邀朋对此君,岂惜醉醽醁”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共赏竹林,不惜一醉的惬意生活,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竹的喜爱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七贤迹已远,遗响犹可续。冰雪生襟袖,云烟散毫牍。”提到古代竹林七贤的典故,虽然他们的踪迹已远,但他们的精神和对竹的喜爱可以延续。“冰雪生襟袖,云烟散毫牍”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像竹林七贤一样,拥有高洁的品质和文学才华,将竹的美好记录下来。​​“祇欠与可俦,写入鹅溪幅。”最后表达自己的遗憾,觉得自己缺少像文与可这样擅长画竹的人,不能将眼前的竹景画入鹅溪绢帛中。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竹的喜爱,也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卫宗武《和黄山秋吟》

下一篇:宋·卫宗武《过秀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