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o
zhōng
cuò
·
·
shòu
寿
shí
xiōng

朝代:宋作者:韩元吉浏览量:1
qīng
shuāng
zhuó
liǔ
lái
hán
xīn
yuè
yìn
shān
gòng
jīn
nián
chēng
shòu
寿
zūn
hái
zài
cháng
ān
rén
jiān
qiān
zǎi
cóng
jiào
qiě
zhù
zhū
yán
kàn
yān
xiāo
píng
jiǔ
zhuǎn
shén
dān

译文

清霜落在柳树上,夜晚袭来寒意。新升的月亮映照在湖和山上。大家都为今年的祝寿感到高兴,一杯酒还在长安。人世间千年岁月,任凭头发变白,暂且留住年轻的容颜。看那平步青云的景象,又何必需要九转神丹呢。

逐句剖析

"清霜著柳夜来寒":清霜落在柳树上,夜晚袭来寒意。

"新月印湖山":新升的月亮映照在湖和山上。

"共喜今年称寿":大家都为今年的祝寿感到高兴,

"一尊还在长安":一杯酒还在长安。

"人间千载":人世间千年岁月,

"从教鹤发":任凭头发变白,

"且驻朱颜":暂且留住年轻的容颜。

"看取烟霄平步":看那平步青云的景象,

"何须九转神丹":又何必需要九转神丹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朝中措・寿十八兄》是南宋韩元吉为亲友贺寿所作的一首词。上阕以“清霜著柳夜来寒”“新月印湖山”描绘冬夜景象,引出祝寿场景,“长安”代指宴饮地点;下阕用“鹤发”“朱颜”对比,以“看取烟霄平步”体现进取姿态,“何须九转神丹”否定丹药延寿,融入淡泊思想。全词融景物与哲理,语言清丽,情感含蓄,突破传统祝寿模式,是一首独具特色的祝寿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韩元吉(1118~1187),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南涧。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南渡后徙信州(今属江西上饶)。曾为大理寺少卿、吏部侍郎,淳熙中两知婺州,晚居上饶。韩元吉学识渊深,词章典丽,议论明彻。词作往往流露出神州陆沉之慨,词风雄浑、豪放,与辛弃疾很接近。诗作学苏轼,赋物抒怀,均高妙工整。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寄陆务观》《水调歌头·雨花台》《雨中闻伯恭至湖上》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祝寿词。介绍了冬夜清霜覆柳、新月映湖山的景象,描绘了在长安为十八兄祝寿的场景,体现了对兄长的祝福,营造了温馨的祝寿氛围,表达了积极面对岁月流逝、不依赖丹药延寿的豁达思想。

2. 写作手法

对比:“清霜著柳夜来寒”与“屋内灯火亮起,杯盏相碰的暖意”,用冬夜的清冽寒意与屋内宴饮的温暖作对比,突出了祝寿相聚的真切实在,让温暖更具感染力。“鹤发”与“朱颜”,以时光留下的白发和想要留住的容颜作对比,体现了对岁月流逝的通透接受,以及不放弃对生活热爱的人生智慧。反问:“何须九转神丹”,通过反问,否定了对虚幻长生灵药的追捧,强调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活在当下的进取精神比丹药更有意义。借代:“一尊还在长安”中,“长安”代指宴饮之处,不仅让人联想到席间的雅致布置,还暗示了寿星在亲友心中的分量,赋予了喜悦恰当的敬重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清霜著柳夜来寒”,句中“清霜”并非厚重的积雪,而是细密的霜粒,像撒在柳枝上的碎银,让本就萧索的冬柳更添几分冷意。“夜来寒”不只是温度的降低,更带着晚风掠过枝头的轻响,让人在触觉与听觉上都感受到冬夜的清冽。这样的寒意并非萧瑟,反而像一层薄纱,将随后的宴饮包裹其中——当屋内灯火亮起,杯盏相碰的暖意便有了具体的参照,冷与暖的对照,让祝寿的相聚更显真切实在。​“新月印湖山”,此时的新月并非满月的皎洁,而是如弯眉般斜挂天际,淡淡的光晕洒在湖面上,让水面泛起一层朦胧的银辉。山的轮廓在月光下变得柔和,不再是白日里的清晰锐利,倒像被晕染过的水墨画。湖水或许是平静的,将新月与山影完整倒映,形成天地对称的画面。这份静谧没有丝毫冷清,反而像为祝寿场景铺就的底色,让席间的笑语、酒香都融入这月色山光中,显得格外和谐。​“共喜今年称寿,一尊还在长安”,“共喜”二字里藏着众人的情态:或许有人举杯时眼角带笑,有人交谈时语气轻快,连空气里都飘着轻松的暖意。“一尊”不只是一杯酒,更代表着这场宴饮的热闹——杯盏流转间,是亲友相聚的温情。“长安”在这里不只是地理概念,古代长安常与繁华、体面相关,用它代指宴饮处,既让人想到席间可能的雅致布置,也暗示寿星在亲友心中的分量,让这份喜悦既有温度,又有恰到好处的敬重。​下片:“人间千载,从教鹤发,且驻朱颜”,“鹤发”是时光自然的印记,像霜雪落在发间,本是寻常事。但“且驻朱颜”并非强求外貌不老,而是说即便头发白了,眼里的光彩、待人的热忱可以依旧。这种对比里没有对衰老的焦虑,反而透着一种通透——接受岁月的流逝,却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让祝寿的祝福多了份实在的人生智慧。​“看取烟霄平步,何须九转神丹”,“烟霄平步”不是指突然的飞黄腾达,而是一步一步走向高处的踏实,像登山时脚下的每一块石阶,清晰可见。“九转神丹”在旧时被传为能让人长生的灵药,不少人追捧。这里用“何须”反问,不是否定人们对长寿的向往,而是说比起虚幻的丹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实在。就像寿星此刻接受祝福,既享受当下的欢聚,也对未来抱有笃定,这种活在当下的进取,比任何传说中的灵药都更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韩元吉《鹿鸣宴》

下一篇:宋·韩元吉《寄怀子云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