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待三白":常年盼着冬天能下三场雪,
"此语未免俗":这种说法实在有些俗气。
"谁言岁将徂":谁说一年眼看就要过去,
"一雪自云足":一场大雪落下,我已然觉得足够了。
"魃妖与疠鬼":造成旱灾的魃妖和传播疫病的疠鬼,
"不待巫茢逐":不用等到巫师拿着巫茢去驱赶,就会自行消散。
"初喜没马蹄":起初还为大雪没过马蹄而欢喜,
"还惊上牛目":没多久又为雪竟然漫到牛的眼睛而惊讶。
"三日雪不休":大雪接连下了三天都没停,
"冰澌被茆屋":凝结的冰雪覆盖了茅草屋顶。
"我贫固无事":我家境贫寒,本来就没什么繁杂事务,
"尚赋一囊粟":幸好还存有一袋粟米。
"长饥望年登":长期受着饥饿,一心盼望年成丰收,
"政恐麦不宿":却又实在担心田里的麦子无法安然过冬。
"天公岂相撩":难道是上天故意逗弄人吗,
"馈以万顷玉":竟然把这像万顷白玉一样的大雪当作馈赠降下。
"朝来一堪煮":早晨起来正好可以煮茶,
"茗碗荐新菊":用茶碗配上刚采摘的新鲜菊花。
"窗中有佳致":窗户里能看到美好的景致,
"一水卧寒绿":一片水域在寒冷中呈现出深绿的颜色静卧着。
"城阍𬮱在眼":城郭的角落在眼前显得寂静,
"况复见岩谷":更何况还能看见山间的岩谷。
"相过二三子":有两三位友人来访,
"共喜醅瓮熟":一同为新酿的酒成熟而欢喜。
# 瓮:一作翁。
"狂歌且暂醉":狂放地歌唱暂且沉醉,
"夜半还秉烛":到了半夜还手持蜡烛。
"犹胜杜陵翁":这还远胜过杜甫,
"山中掘黄独":在山中挖掘黄独的艰辛。
南宋文学家
韩元吉(1118~1187),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南涧。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南渡后徙信州(今属江西上饶)。曾为大理寺少卿、吏部侍郎,淳熙中两知婺州,晚居上饶。韩元吉学识渊深,词章典丽,议论明彻。词作往往流露出神州陆沉之慨,词风雄浑、豪放,与辛弃疾很接近。诗作学苏轼,赋物抒怀,均高妙工整。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寄陆务观》《水调歌头·雨花台》《雨中闻伯恭至湖上》等。
1. 分段赏析
“常年待三白,此语未免俗”,“三白”是古人对冬雪的称呼,因雪能滋养庄稼,人们常盼冬日降三场雪,诗人开篇便提及这种普遍的盼雪说法,却又直言“此语未免俗”,并非否定盼雪之意,而是略带自嘲地跳出寻常盼雪的直白表述,为后文写降雪的情景做铺垫,既点出雪与农事的关联,又显露出一种不随俗的微妙心态,让诗句开篇便有了生活气息与个人视角,不显得刻意。“谁言岁将徂,一雪自云足”,“岁将徂”指一年即将过去,在年末之际,一场大雪悄然降临,诗人用“自云足”表达内心的满足,回应了前文“待三白”的期待,却又不刻意强调“三白”,只说一场雪便已足够,既体现出降雪的及时,也流露出对这场雪的珍视,没有过多修饰,仅通过反问与直白的感慨,便将雪至时的欣慰之情传递出来,贴合冬日见雪时的真实心境。“魃妖与疠鬼,不待巫茢逐”,“魃妖”是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疠鬼”指传播疫病的鬼魅,“巫茢”是古时巫师用来驱邪的工具,诗人认为这场大雪降临后,旱魃与疫鬼无需巫师用巫茢驱赶便会自行消散,从雪的功用入手,侧面写出雪的益处,能缓解旱情、抑制疫病,让读者感受到这场雪不仅滋养庄稼,还能护佑民生,进一步凸显降雪的可贵。“初喜没马蹄,还惊上牛目”,起初看到雪没过马蹄,诗人心中满是欢喜,可没过多久,雪竟又漫到了牛的眼睛,“还惊”二字将雪势由小到大的变化清晰展现,“没马蹄”“上牛目”都是极为生活化的观察,没有用华丽辞藻描绘雪的大,而是通过与常见牲畜的关联,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雪越下越大的情景,欢喜与惊讶交织,尽显雪天里的真切情绪。“三日雪不休,冰澌被茆屋”,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没有停歇,“冰澌”指冰雪凝结的样子,“茆屋”即茅草屋,冰雪覆盖了屋顶,将雪的持续时间与覆盖范围具象化,“不休”二字写出雪的连绵,“被茆屋”则勾勒出雪中茅屋的景象,清冷之感扑面而来,既展现了雪天的自然状态,也为后文写自身生活与心境做了环境铺垫。“我贫固无事,尚赋一囊粟”,诗人坦言自己家境贫寒,本就没有繁杂的事务缠身,好在还存有一袋粟米,无需为饥寒发愁,在大雪封门的时节,能有粟米果腹,是生活的基本保障,这句看似平淡的自述,既写出了自身的生活状况,也暗含着一种安于清贫的心态,与后文担忧农事形成对比,显露出对生活的务实态度。“长饥望年登,政恐麦不宿”,“长饥”体现出诗人对丰收的长久期盼,“年登”即丰收之年,虽然自己尚有粟米,但仍担忧田里的麦子,怕大雪冻伤麦苗,导致麦子无法安然过冬,这一句将个人生活与农事牵挂联系起来,不再只关注自身温饱,而是延伸到对庄稼收成的担忧,贴合古人重农的普遍心理,让诗句多了一份对民生的关切。“天公岂相撩,馈以万顷玉”,诗人将大雪比作天公的馈赠,“万顷玉”形象地写出大雪覆盖大地,如同一片洁白的玉田,“岂相撩”带有反问的语气,似在调侃天公是否故意捉弄,却又暗含欣喜,将自然降雪赋予了拟人化的趣味,没有直白夸赞雪景之美,而是用“馈以万顷玉”的比喻,既写出雪的洁白广袤,又传递出对这场雪的喜爱之情。“朝来一堪煮,茗碗荐新菊”,大雪天的早晨,诗人煮起热茶,还配上刚采摘的新菊,“荐”是敬献、搭配的意思,简单的“煮茶”“荐菊”两个动作,勾勒出雪天里闲适的生活片段,没有宏大的场景,只有日常的小惬意,让读者感受到雪天中不疾不徐的生活节奏,也显露出诗人在清贫生活中寻找乐趣的心态,温暖又平和。“窗中有佳致,一水卧寒绿”,从屋内望向窗外,能看到赏心悦目的景致,结冰的水面呈现出清冷的绿色,“卧寒绿”三个字将水在雪中的静态与寒意生动描绘出来,没有刻意写雪的形态,而是通过水中的“寒绿”间接展现雪天的清冷氛围,从局部景致入手,让窗中的画面显得精致而静谧,充满了生活中的小诗意。“城闉阒在眼,况复见岩谷”,“城闉”指城郭的门,也代指城郭,“阒”是寂静的意思,城郭在雪中显得格外寂静,目光所及之处,连远处的岩谷也清晰可见,雪的洁白让视野变得开阔,也让周围的环境更显空旷,诗人用“阒在眼”“见岩谷”简单描述所见之景,却将雪天里天地间的静谧与开阔传递出来,没有多余修饰,却有身临其境之感。“相过二三子,共喜醅瓮熟”,几位友人前来拜访,看到家中酿好的酒已成熟,众人都满心欢喜,“相过”是友人相互往来的意思,“醅瓮熟”指酒坛中的酒已经酿好可以饮用,在大雪天里,友人相聚本就温暖,再加上有熟酒可饮,这份欢喜更显真切,诗句用直白的语言写出友人间的情谊与生活的小确幸,让雪天多了几分热闹。“狂歌且暂醉,夜半还秉烛”,与友人相聚时,众人放声高歌,暂且沉醉在酒意与欢乐中,即便到了夜半时分,仍点着蜡烛不愿散去,“狂歌”“暂醉”“秉烛”三个动作,将友人相聚的热闹氛围与尽兴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刻意渲染情感,却通过具体的行为,让读者感受到雪夜里友人间的真挚情谊与畅快心境,与前文的清冷雪景形成鲜明对比。“犹胜杜陵翁,山中掘黄独”,“杜陵翁”指唐代诗人杜甫,杜甫曾在诗中写过自己在山中掘黄独(一种可食用的薯类)充饥的困顿境遇,诗人将自己当下有粟米、有友人、有熟酒的生活,与杜甫掘黄独的艰辛对比,并非贬低杜甫,而是通过这种对比,含蓄表达对自身当下生活的满足,即便清贫,却无需像杜甫那般困顿,在大雪天里能安稳度日、与友相聚,已是难得的安稳。
上一篇:宋·韩元吉《剡溪道中五首其一》
下一篇:宋·韩元吉《南剑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