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扶病触春寒":不顾病痛缠身,冒着春日的轻寒出游,
"及此新晴一日闲":趁这新晴的日子,享受一日的清闲时光。
"云外经年见双阙":云端之外,多年未见的宫阙双楼终于映入眼帘,
"马头乘兴数前山":骑在马上兴致盎然,一一数点前方的山峦。
"清泉细酌巉岩上":在陡峭的岩崖上细细品酌清冽的泉水,
"佛窟同探紫翠间":与友人一同在紫翠掩映的山间探寻佛窟遗迹。
"我亦无心话禅悦":我本无心谈论禅理带来的愉悦,
"衔花百鸟自飞还":只见衔花的百鸟自在翻飞,各自归向远方。
南宋文学家
韩元吉(1118~1187),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南涧。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南渡后徙信州(今属江西上饶)。曾为大理寺少卿、吏部侍郎,淳熙中两知婺州,晚居上饶。韩元吉学识渊深,词章典丽,议论明彻。词作往往流露出神州陆沉之慨,词风雄浑、豪放,与辛弃疾很接近。诗作学苏轼,赋物抒怀,均高妙工整。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寄陆务观》《水调歌头·雨花台》《雨中闻伯恭至湖上》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游览诗。描绘了春日与友人同游南京牛首山的经历,展现了山势雄浑的自然风貌、山间清幽景致与人文景观,体现了文人寄情山水之志及对自然与禅境的体悟,呈现了宋代文人游览山水时特有的审美意蕴与精神追求。
2. 分段赏析
“不辞扶病触春寒”,写出诗人不顾自己身体有病,依然冒着春寒出行,体现出诗人对此次出游的期待与积极的态度。“及此新晴一日闲”,提到趁着这新晴的日子获得一日的闲暇,既点明了出游的时机是雨后天晴,也表现出诗人对这难得闲暇时光的珍惜。“云外经年见双阙”,描绘在云外经过多年才见到双阙,“云外”显示出双阙的遥远,“经年”则突出了时间之久,暗含诗人对双阙可能有着特殊的情感或记忆。“马头乘兴数前山”,写诗人骑在马上乘兴数着前面的山,“乘兴”体现出诗人出游时的兴致勃勃,“数前山”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在途中的轻松愉悦。“清泉细酌巉岩上”,描述在巉岩之上细细地酌饮清泉,展现出一种惬意的游玩场景,巉岩的环境和细酌的动作,凸显出游玩时的悠然自在。“佛窟同探紫翠间”,说与同伴在紫翠相间的环境中一同探寻佛窟,“紫翠间”描绘出环境的优美,“同探”体现出与友人一起游玩、探索的乐趣。“我亦无心话禅悦,衔花百鸟自飞还”,前句表示自己无心谈论禅悦之理,后句描绘衔花的百鸟自行飞回的画面,以自然景象作结,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景的欣赏与享受。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用细致的描写,刻画了牛首山陡峭的山石、佛像洞穴等自然与人文景观,把自然风景和人文古迹融合在了一起。诗中诗句的对仗很工整,像“清泉”和“佛窟”相对,“细酌”和“同探”相对。作者通过描写这些景色,表达了自己想远离世俗纷扰、亲近自然的心境。
上一篇:宋·韩元吉《寄题德庄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韩元吉《端午日张园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