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翻海涌势难平":江水翻涌,海浪奔腾,那气势简直难以平息,
"鳌掷鹏鶱自不停":巨鳌掀动波浪、大鹏展翅高飞,潮水自然不会停止翻腾。
"端为君王洗兵马":仿佛专为君王洗净出征的兵马而来,
"参旗井钺万雷霆":又像天上的参旗、井钺等星宿降临,化作万道雷霆轰鸣作响。
南宋文学家
韩元吉(1118~1187),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南涧。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南渡后徙信州(今属江西上饶)。曾为大理寺少卿、吏部侍郎,淳熙中两知婺州,晚居上饶。韩元吉学识渊深,词章典丽,议论明彻。词作往往流露出神州陆沉之慨,词风雄浑、豪放,与辛弃疾很接近。诗作学苏轼,赋物抒怀,均高妙工整。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寄陆务观》《水调歌头·雨花台》《雨中闻伯恭至湖上》等。
1. 分段赏析
首句:“江翻海涌势难平”此句描绘钱塘江潮的壮阔声势。“江翻海涌”将江潮比作江海倒转,凸显其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动态;“势难平”三字进一步强化潮水奔腾翻卷、持久不息的震撼力,为全诗奠定雄浑磅礴的基调。次句:“鳌掷鹏𬸣自不停”此句以神话意象强化潮水的奇观。“鳌掷”化用巨鳌掀浪的传说,“鹏𬸣”借《庄子》中大鹏展翅的意象,将潮水奔涌比作巨鳌掷浪、大鹏翱翔,既赋予潮水以神话色彩,又突出其腾跃翻卷、永不停歇的磅礴气势。第三句:“端为君王洗兵马”此句由自然景象转入人文寓意。“洗兵马”典出《说苑》,原指周武王伐纣后以江水洗净兵器、象征止战安邦;此处借喻潮水如天降神力,为君王荡涤兵戈、平定天下,赋予自然奇观以“天助王权”的政治象征意义。末句:“参旗井钺万雷霆”此句以星象与兵器的意象收束全诗。“参旗”“井钺”皆为星宿名,古人认为其主兵戈之事;“万雷霆”则摹写潮声如雷霆万钧,震彻天地。两相结合,既以星象暗合“洗兵马”的军事主题,又以雷霆之声强化潮水的威猛气势,最终落脚于对君王权威与国家力量的颂扬。
下一篇:宋·韩元吉《归耕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