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觞不解醉":离别之酒难解心醉,
"愁多令酒醒":反因愁绪太多,酒醒后更添清醒。
"别怀亦云恶":离别情怀已是凄苦,
"况此兄弟情":何况这深厚兄弟情。
"春风酿寒雨":春风裹挟着寒意酿成冷雨,
"十日未肯晴":十日过去仍未放晴。
"回头易千里":转身离别后,千里之遥仿佛瞬间即至,
"江南短长亭":江南大地上,短亭长亭正见证着离愁。
南宋文学家
韩元吉(1118~1187),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南涧。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南渡后徙信州(今属江西上饶)。曾为大理寺少卿、吏部侍郎,淳熙中两知婺州,晚居上饶。韩元吉学识渊深,词章典丽,议论明彻。词作往往流露出神州陆沉之慨,词风雄浑、豪放,与辛弃疾很接近。诗作学苏轼,赋物抒怀,均高妙工整。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寄陆务观》《水调歌头·雨花台》《雨中闻伯恭至湖上》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离觞不解醉,愁多令酒醒”,以“酒”破题,写离别之酒本应醉人,却因“愁多”反令酒醒。“不解醉”与“令酒醒”形成矛盾,暗喻愁绪远超酒力,非醉饮能消,开篇即奠定“愁浓于酒”的基调,简洁有力地勾勒出离别时内心的烦乱与愁苦。颔联“别怀亦云恶,况此兄弟情”,由“别怀”推至“兄弟情”,递进式抒情。“亦云恶”直言普通离别已令人难受,“况此”二字转折,强调兄弟之间的亲情离别更胜一筹,将情感从普遍离愁升华为对血缘亲情的珍视与不舍,朴素的语言中见出兄弟情谊的厚重。颈联“春风酿寒雨,十日未肯晴”,转笔写景,以天气衬心境。“春风”本应和暖,却“酿寒雨”,十日阴雨连绵,既实写离别时的气候特征,又暗合内心的阴郁——凄冷潮湿的天气,恰似缠绕不去的愁绪,情景交融,含蓄地强化了离别的悲凉氛围。尾联“回头易千里,江南短长亭”以地理距离收束,写离别后回头望去,千里之遥转瞬即至,江南大地遍布送别的短长亭。“易千里”感慨距离之遥、相见之难,“短长亭”化用古典意象,串联起一路离别之景,将离愁延伸至想象中的远方,余韵悠长,寄寓对兄弟别后天涯相隔的怅惘与牵挂,言有尽而意无穷。
上一篇:宋·韩元吉《鹧鸪天·雪》
下一篇:宋·韩元吉《慈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