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二十四年少":周郎二十四岁青春年少,
"盖世功名随一燎":盖世功名随赤壁一把火燃烧。
"亲提三万走曹瞒":亲自率领三万精兵击退曹操,
"不以敌勍恨兵少":不因其兵强马壮而惧怕自己兵少。
"豫州失匕已胆折":刘备吓得失落饭勺肝胆欲裂,
"一日目明惊二妙":一日之间眼界大开惊叹二将高妙。
"最怜黄盖不知名":最可惜黄盖的奇功少有人知晓,
"吏士相从倚营啸":将士们只知倚着营垒呼啸。
"阿奴火攻本无策":阿奴的火攻本非万全之策,
"破竹自繇人不料":破敌之势却出人意料如破竹横扫。
"贪降纳侮理固宜":曹操贪求招降反遭羞辱本是常理,
"泥淖华容几尽剿":在华容道的泥沼中几乎全军覆没。
"古来行师有绝地":古来行军自有绝境险地,
"毋乃重诒千古笑":莫要让后人千年之后仍将此事讥笑。
"镞湛纵是差可认":断箭残镞纵然尚可辨认,
"鼎峙讵关谋所召":三足鼎立难道真是谋略所召。
"二乔春锁何足言":二乔被锁春宫之事何足挂齿,
"从此天光遂分耀":从此天下三分各放光耀。
"我闻汉贼久染指":我听说汉贼曹操早已野心勃勃,
"奋毒摇牙噬江表":张牙舞爪妄图吞并江南江表。
"八荒囊括岂复遗":本欲囊括天下八荒不留遗漏,
"一蹙吴宫已为沼":却因一蹙眉让吴宫得以保存未遭夷剿。
"当时乘胜下部骑":当时若乘胜部署骑兵南下,
"考地当居楚南徼":按地理当占据楚地南部边徼。
"蒙冲逆斗须上流":蒙冲战船逆流作战需据上游,
"揖寇那容越津要":怎能让敌寇轻易越过津渡要冲。
"武昌霸基跬步耳":武昌的霸业根基本在咫尺,
"肯使国畿纷戟旐":岂容敌国旌旗在近郊纷扰。
"坡仙访古特寓意":苏轼访古不过寄托心意,
"横槊雄姿谁与吊":横槊赋诗的英雄姿态谁来凭吊。
"故将异地眩疑辞":故意用异地之景模糊言辞,
"政恐因讹启讥诮":恐怕是怕因讹传引来世人讥诮。
"沧浪六月卷晴雪":六月的沧浪江卷起晴雪般的波涛,
"历历江山人物眇":历历江山中英雄人物已远渺。
"崩空乱石今几存":崩裂的乱石如今还剩几块,
"仿佛栖巢尚惊鸟":仿佛鸟巢中仍有惊飞的鸟。
"夜深刁斗声四发":深夜里刁斗之声四面响起,
"星斗满空群籁悄":星斗满空万籁俱寂一片静悄。
"便须唤起紫绮裘":真想唤起身着紫绮裘的仙人,
"孤鹤南天楚江晓":乘孤鹤在天楚江的晓色中翱游。
南宋文学家
岳珂(1183~1234?),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开禧年间,考中进士。历任司农少卿、淮东总领兼制置使等职,官至户部尚书、八路制置茶盐使。他生平好收藏、精鉴赏、工诗文,为辛派词人。其诗轩爽磊落,气格可观,涉及时事的作品多发愤激烈,情见乎辞。著有《金陀粹编》,为其祖父岳飞辩冤。另有《桯史》《愧郯录》《宝真斋法书赞》等。
1. 分段赏析
“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亲提三万走曹瞒,不以敌勍恨兵少”四句,开篇便突出周瑜年少有为的形象,“二十四年少”点明其青春风华,“一燎”指赤壁火攻,将周瑜的盖世功名与这场关键战役紧密相连。“亲提三万”展现其亲自率军的果敢,即便面对强大的曹操(曹瞒),也不畏惧敌众我寡,凸显周瑜的英勇无畏与卓越军事才能。“豫州失匕已胆折,一日目明惊二妙。最怜黄盖不知名,吏士相从倚营啸”四句,先以“豫州失匕胆折”(豫州指刘备)侧面烘托赤壁之战的威慑力,接着“二妙”可能指孙刘联盟的巧妙及火攻之计的高妙。“最怜黄盖”则将笔触转向黄盖,感叹其虽立下大功却声名不显,“吏士倚营啸”描绘出军队中轻松自信的氛围,暗示对这场战役中众多功臣的惋惜与感慨。“阿奴火攻本无策,破竹自繇人不料。贪降纳侮理固宜,泥淖华容几尽剿”四句,对赤壁之战进行分析。“阿奴火攻无策”或为反语,强调火攻之计的精妙出人意料,如破竹般顺利。“贪降纳侮”指责曹操贪于招降而遭致失败,“泥淖华容”描述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狼狈,几乎全军覆没,揭示战争胜负的因果。“古来行师有绝地,毋乃重诒千古笑。镞湛纵是差可认,鼎峙讵关谋所召”四句,上升到对战争规律的思考。“古来行师”指出行军打仗有兵家大忌之地,曹操的失败或许会被后世耻笑。“镞湛”(指战场上遗留的箭镞)即便能辨认,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并非仅仅由谋略决定,暗示战争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二乔春锁何足言,从此天光遂分耀。我闻汉贼久染指,奋毒摇牙噬江表”四句,认为“二乔春锁”(杜牧“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典故)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不足为道,关键在于赤壁之战后天下局势改变。诗人斥责曹操为“汉贼”,指出其觊觎江南已久,意图吞并东吴,点明战争的本质是政治势力的争夺。“八荒囊括岂复遗,一蹙吴宫已为沼。当时乘胜下部骑,考地当居楚南徼”四句,想象曹操若胜利的野心,“八荒囊括”形容其妄图统一天下,“吴宫为沼”意味着东吴覆灭。“乘胜下部骑”推测曹操若乘胜追击,应从楚南进军,展现对战争局势的假设性分析。“蒙冲逆斗须上流,揖寇那容越津要。武昌霸基跬步耳,肯使国畿纷戟旐”四句,从军事战略角度分析,指出逆流作战需要占据上游优势,不能让敌人轻易越过险要渡口。“武昌霸基”强调武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若为战略要地,怎会容忍敌军在周边扰乱,凸显赤壁之战中战略部署的关键作用。“坡仙访古特寓意,横槊雄姿谁与吊。故将异地眩疑辞,政恐因讹启讥诮”四句,提及苏轼(坡仙)赤壁怀古之作,认为苏轼访古是别有寓意,而曹操“横槊赋诗”的雄姿如今无人凭吊。苏轼或许故意用疑似错误的地点来写作,是担心因错误引发后世的讥笑,对前人文学创作进行了一番思考。“沧浪六月卷晴雪,历历江山人物眇。崩空乱石今几存,仿佛栖巢尚惊鸟”四句,描写眼前赤壁的景色,六月的江水翻涌如卷起晴雪,江山依旧但历史人物已渺然难寻。曾经崩空的乱石如今所剩无几,只有鸟巢中的鸟似乎还带着当年战争的惊恐,以景寄情,营造出历史沧桑之感。“夜深刁斗声四发,星斗满空群籁悄。便须唤起紫绮裘,孤鹤南天楚江晓”四句,以夜景收束全诗,夜深时刁斗声四处响起,星空满天而万籁俱寂。诗人想象自己披上紫绮裘,与孤鹤相伴,在楚江破晓时离去,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超脱的情怀相融合,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岳珂《赵清宪挽辞帖赞》
下一篇:宋·岳珂《寄王料院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