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钟不合飨鶢鶋":庙堂的钟鼓本不该用来喂养海边的鶢鶋,
"人事何因到野庐":世间俗事为何会传到这山野茅庐。
"玉节金台新贵字":带着玉节金符的新贵送来问候的名帖,
"宝章琰刻故交书":刻在美玉般竹简上的是故友的书信。
"葛冠道士重温卷":头戴葛布冠的道士重新捧来诗卷,
"芝砌郎君亦下车":芝兰丛生的庭院里,贤侄也下车到访。
"忽忆苏州风雨夕":忽然想起当年在苏州的风雨之夜,
"空山落叶昔何如":空山中落叶纷飞的情景,与今日相比又如何呢。
南宋文学家
岳珂(1183~1234?),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开禧年间,考中进士。历任司农少卿、淮东总领兼制置使等职,官至户部尚书、八路制置茶盐使。他生平好收藏、精鉴赏、工诗文,为辛派词人。其诗轩爽磊落,气格可观,涉及时事的作品多发愤激烈,情见乎辞。著有《金陀粹编》,为其祖父岳飞辩冤。另有《桯史》《愧郯录》《宝真斋法书赞》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鼓钟不合飨鶢鶋,人事何因到野庐”,开篇以典故起兴,巧妙表达对尘世纷扰的疏离。“鶢鶋”是传说中不食烟火的鸟,“鼓钟不合飨鶢鶋”暗指自己如鶢鶋般喜静,不适应喧嚣;“人事何因到野庐”则直抒胸臆,写自己本因老病厌倦烦扰而入山,却不料人事纷扰仍找到这山野居所,“何因”一词带着些许意外与无奈,既点出山间生活被打扰的情景,又暗含对宁静被打破的感慨。颔联“玉节金台新贵字,宝章琰刻故交书”,具体写来访之人的身份与带来的物件。“玉节金台”代指朝廷新贵,他们派人送来带有显贵称谓的讯息;“宝章琰刻”指珍贵的书帖刻本,是故友传来的书信。两句一写新贵、一写故交,一写“字”、一写“书”,既展现了来访者的不同身份,又暗示了自己虽入山却仍与外界有联系,在对比中透出几分复杂的心境。颈联“葛冠道士重温卷,芝砌郎君亦下车”,继续描绘来访的人物。头戴葛布冠的道士带着诗卷前来重温旧交,“芝砌郎君”也亲自下车到访。“重温卷”“亦下车”的细节,写出不同身份的人来访的情景,既体现了自己的人缘,又进一步说明山间居所的热闹,与首联的“静”形成对比,凸显出宁静生活被打破后的状态。尾联“忽忆苏州风雨夕,空山落叶昔何如”,由眼前的热闹转入对往昔的追忆。诗人忽然想起在苏州的风雨之夜,那时空山落叶、寂静无人的情景,“昔何如”的反问,将如今的人事纷扰与往昔的孤寂宁静对比,既流露出对往昔纯粹宁静的怀念,又带着对当下热闹的淡淡疏离,以回忆收束,余味悠长。
上一篇:宋·岳珂《葛文定关外帖赞》
下一篇:宋·岳珂《宫词一百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