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ǎo
bìng
juàn
fán
shān
liǎng
yuè
jìng
zhōng
liáng
yuè
liù
zhào
nán
zhòng
duān
míng
zhū
míng
zēng
biān
jiē
zhuān
jiè
wáng
yuān
dào
zhū
rén
lái
ér
dōng
lǎo
zhí
shí
mén
zhì
zào
liú
dào
shì
yòu
shī
juàn
wéi
zhì
chéng

朝代:宋作者:岳珂浏览量:1
zhōng
xiǎng
yuán
rén
shì
yīn
dào
jié
jīn
tái
xīn
guì
bǎo
zhāng
yǎn
jiāo
shū
guān
dào
shì
chóng
wēn
juàn
zhī
láng
jūn
xià
chē
zhōu
fēng
kōng
shān
luò

译文

庙堂的钟鼓本不该用来喂养海边的鶢鶋,世间俗事为何会传到这山野茅庐。带着玉节金符的新贵送来问候的名帖,刻在美玉般竹简上的是故友的书信。头戴葛布冠的道士重新捧来诗卷,芝兰丛生的庭院里,贤侄也下车到访。忽然想起当年在苏州的风雨之夜,空山中落叶纷飞的情景,与今日相比又如何呢。

逐句剖析

"鼓钟不合飨鶢鶋":庙堂的钟鼓本不该用来喂养海边的鶢鶋,

"人事何因到野庐":世间俗事为何会传到这山野茅庐。

"玉节金台新贵字":带着玉节金符的新贵送来问候的名帖,

"宝章琰刻故交书":刻在美玉般竹简上的是故友的书信。

"葛冠道士重温卷":头戴葛布冠的道士重新捧来诗卷,

"芝砌郎君亦下车":芝兰丛生的庭院里,贤侄也下车到访。

"忽忆苏州风雨夕":忽然想起当年在苏州的风雨之夜,

"空山落叶昔何如":空山中落叶纷飞的情景,与今日相比又如何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予老病倦烦入山两月颇得静中趣良月六日赵南仲端明朱子明户部曾编摩忽皆专介王渊道诸人亦来而东老侄自石门至阁皂刘道士又以诗卷为贽戏成》是南宋岳珂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以“鼓钟不合飨鶢鶋”起兴,写山野居所本不适喧嚣却迎来访客;颔联与颈联描绘新贵、故交、侄子、道士等人接连到访的情景;尾联转入回忆,对比往昔空山落叶的清静与当下访客盈门的热闹。全诗运用对比手法,语言平实,通过记录入山后访客纷至的经历与今昔对比,抒发了对静中乐趣的体会与访客到来时的复杂心绪,风格质朴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岳珂(1183~1234?),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开禧年间,考中进士。历任司农少卿、淮东总领兼制置使等职,官至户部尚书、八路制置茶盐使。他生平好收藏、精鉴赏、工诗文,为辛派词人。其诗轩爽磊落,气格可观,涉及时事的作品多发愤激烈,情见乎辞。著有《金陀粹编》,为其祖父岳飞辩冤。另有《桯史》《愧郯录》《宝真斋法书赞》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鼓钟不合飨鶢鶋,人事何因到野庐”,开篇以典故起兴,巧妙表达对尘世纷扰的疏离。“鶢鶋”是传说中不食烟火的鸟,“鼓钟不合飨鶢鶋”暗指自己如鶢鶋般喜静,不适应喧嚣;“人事何因到野庐”则直抒胸臆,写自己本因老病厌倦烦扰而入山,却不料人事纷扰仍找到这山野居所,“何因”一词带着些许意外与无奈,既点出山间生活被打扰的情景,又暗含对宁静被打破的感慨。颔联“玉节金台新贵字,宝章琰刻故交书”,具体写来访之人的身份与带来的物件。“玉节金台”代指朝廷新贵,他们派人送来带有显贵称谓的讯息;“宝章琰刻”指珍贵的书帖刻本,是故友传来的书信。两句一写新贵、一写故交,一写“字”、一写“书”,既展现了来访者的不同身份,又暗示了自己虽入山却仍与外界有联系,在对比中透出几分复杂的心境。颈联“葛冠道士重温卷,芝砌郎君亦下车”,继续描绘来访的人物。头戴葛布冠的道士带着诗卷前来重温旧交,“芝砌郎君”也亲自下车到访。“重温卷”“亦下车”的细节,写出不同身份的人来访的情景,既体现了自己的人缘,又进一步说明山间居所的热闹,与首联的“静”形成对比,凸显出宁静生活被打破后的状态。尾联“忽忆苏州风雨夕,空山落叶昔何如”,由眼前的热闹转入对往昔的追忆。诗人忽然想起在苏州的风雨之夜,那时空山落叶、寂静无人的情景,“昔何如”的反问,将如今的人事纷扰与往昔的孤寂宁静对比,既流露出对往昔纯粹宁静的怀念,又带着对当下热闹的淡淡疏离,以回忆收束,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岳珂《葛文定关外帖赞》

下一篇:宋·岳珂《宫词一百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