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顷平湖一簇山":十顷广阔的平湖与一簇青山相互依偎,
"湖山佳处著朱阑":在这湖山最美的地方,矗立着朱红色的栏杆。
"分阶草色迎春绿":台阶旁的青草在春天里呈现出翠绿之色,迎接春天的到来,
"漱石泉声入夜寒":泉水冲击着石头发出潺潺声响,到了夜晚更显清寒。
"不扰自然人事好":不刻意干扰自然,人事便能和谐美好,
"有为方信世途难":亲身有所作为后,才相信世间道路的艰难。
"如今休说当年事":如今不再言说当年的往事,
"只把心平气定看":只以平和淡定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南宋诗人
华岳(?~1221?),南宋诗人。字子西,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初为武学生,轻财好侠。开禧元年上书谏北伐、请诛韩侂胄等,被贬建宁。嘉定武进士,官至殿前司同正将。华岳的诗多抒写遭受迫害的愤慨不平,诗风粗豪使气,略无忌讳。部分描写农村风光及风土人情之作,清新自然、明丽可喜,颇有生活气息。其写景诗时用浓墨重彩,也有特色。但绝句喜用数字作对,稍嫌落套。主要作品有《狱中作》《诉董寺丞》《田家十绝》《新市杂咏十首》等。著有《翠微南征录》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十顷平湖一簇山,湖山佳处著朱阑”,诗的开篇便展现出一幅壮阔而优美的画面。十顷广阔的平湖与一簇青山相依相伴,在这湖山绝佳之处,朱红色的栏杆点缀其间。“十顷”凸显湖面的辽阔,“一簇”描绘出青山的紧凑,二者相互映衬,勾勒出自然山水的和谐之美。朱阑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不仅在视觉上起到点缀作用,更暗示此处是适宜人居的佳地,为后文描写幽居生活埋下伏笔。颔联“分阶草色迎春绿,漱石泉声入夜寒”,颔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一步描绘幽居环境。台阶旁的青草在春天里呈现出翠绿之色,仿佛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分阶”点明草色分布的位置,“迎春绿”赋予青草以生命的活力,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而到了夜晚,泉水冲击着石头发出潺潺声响,在夜色中更显清寒,“漱石”生动地描绘出泉水流动的姿态,“入夜寒”则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的氛围,与白天的生机形成对比,体现出幽居生活中昼夜不同的景致与感受。颈联“不扰自然人事好,有为方信世途难”,颈联笔锋一转,从对景色的描写转入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认为,不刻意去干扰自然与人事,一切顺应自然,便能获得和谐美好的生活;而当有所作为,想要在世间有所成就时,才真正体会到世道的艰难。这两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既表达了对自然无为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后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尾联“如今休说当年事,只把心平气定看”,尾联是诗人的自我劝诫与情感升华。经历了世事沧桑,诗人不再言说当年的往事,而是选择以平和、淡定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休说当年事”体现出诗人对过往经历的释然,不再纠结于过去的得失;“心平气定看”则展现出一种超脱豁达的心境,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这种心态既是对自己的宽慰,也给读者带来面对生活的启示。
上一篇:宋·华岳《霜天晓角·蒲帆十幅》
下一篇:宋·华岳《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