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霜风鼓万兵":昨夜寒冷的霜风像千万士兵擂鼓般呼啸,
"今朝华节照边庭":今天华美的节旗照耀着边地的庭院。
"人间元日是春日":人间的元旦正是春天的日子,
"天上魁星为使星":天上的魁星是使臣之星。
"且向虎囊探寸尺":暂且从象征谋略的虎囊中探寻些许良策,
"却归麟阁仿丹青":回来时能在麟阁仿照丹青描绘功勋。
# 仿:抄本作做。
"离觞不是延清夜":饯别的酒杯不是为了延长这清静的夜晚,
"明日异邦长短亭":明天友人就要到异国他乡,沿途的长短亭见证离别。
南宋诗人
华岳(?~1221?),南宋诗人。字子西,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初为武学生,轻财好侠。开禧元年上书谏北伐、请诛韩侂胄等,被贬建宁。嘉定武进士,官至殿前司同正将。华岳的诗多抒写遭受迫害的愤慨不平,诗风粗豪使气,略无忌讳。部分描写农村风光及风土人情之作,清新自然、明丽可喜,颇有生活气息。其写景诗时用浓墨重彩,也有特色。但绝句喜用数字作对,稍嫌落套。主要作品有《狱中作》《诉董寺丞》《田家十绝》《新市杂咏十首》等。著有《翠微南征录》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介绍了诗人在元日立春时送别即将从阁门出疆的友人周魁的情景,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和送别场景,体现了对友人的赞誉与期许,营造了豪迈又带惜别的氛围,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惜别之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昨夜霜风鼓万兵”,将寒风呼啸比作战鼓擂动,形象地写出了边塞风势之大,营造出壮阔的氛围。双关:“天上魁星为使星”,“魁星”既指星名,又暗合友人“周魁”之名,“使星”指使臣之星,既赞誉了周魁的使臣身份,又显得巧妙自然。对偶:“人间元日是春日,天上魁星为使星”,“人间”对“天上”,“元日”对“魁星”,“是春日”对“为使星”,对仗工整,既写出了元旦春日的景象,又赞美了友人,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用典:“却归麟阁仿丹青”,巧用“麟阁”典故,“麟阁”原指汉代存放功臣画像的楼阁,诗人在诗中用此典故,是希望友人出使归来后,能像古代功臣一样将画像存入麟阁,以此表达对友人建功立业、留名史册的期盼。
3. 分段赏析
首联“昨夜霜风鼓万兵,今朝华节照边庭”,赏析:前句用比喻手法,将昨夜呼啸的霜风比作千万士兵擂鼓,生动展现出边塞寒风的猛烈;后句写今日华美的节旗照耀着边地,形成鲜明的时空对比,既写出了环境的变化,又为送别场景渲染了氛围,凸显出时节与地点的特殊。颔联“人间元日是春日,天上魁星为使星”,赏析:此联既点明了元旦恰逢春日的节令特点,又巧妙运用双关。“魁星”暗合友人周魁之名,“使星”指使臣,既写了天上星象,又赞誉了周魁作为使臣的身份,语言巧妙,情感真挚,体现了对友人的赞美。颈联“且向虎囊探寸尺,却归麟阁仿丹青”,赏析:“虎囊”象征军事谋略,“探寸尺”表达对友人运用谋略的期待;“麟阁”“丹青”关联功臣画像,意为期待友人建功后能像功臣一样留名。整联通过典故,抒发了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情感豪迈。尾联“离觞不是延清夜,明日异邦长短亭”,赏析:前句说饯别宴不是为了延长清夜,点出送别主旨;后句以“长短亭”这一代表离别之地的意象,写出明日友人将远赴异邦,路途上的亭台见证离别,抒发了浓浓的惜别之情,余味悠长。
上一篇:宋·华岳《阅明妃传》
下一篇:宋·华岳《田家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