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o
huā

朝代:宋作者:华岳浏览量:1
hóng
suí
fēng
sàn
luò
xiá
xíng
rén
líng
jiā
tóng
ruò
xiàng
qīng
lián
jiàn
yīng
rèn
zhī
tóu
zuò
xìng
huā

译文

如红雨般的桃花瓣随风飘落,好似天边的落霞纷纷散落,路上行人多次错把这里当作是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桃花源。牧童如果看到酒旗,大概会把枝头的桃花认作是杏花。

逐句剖析

"红雨随风散落霞":如红雨般的桃花瓣随风飘落,好似天边的落霞纷纷散落,

"行人几误武陵家":路上行人多次错把这里当作是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桃花源。

"牧童若向青帘见":牧童如果看到酒旗,

"应认枝头作杏花":大概会把枝头的桃花认作是杏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桃花》是南宋华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一作赵希逢诗。此诗围绕桃花展开描绘。首句将飘落的桃花比作红雨、落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飘落时的绚烂之景。次句借助“武陵家”这一典故,增添了桃花林的神秘色彩,暗示此地桃花之美仿佛让人误以为进入了世外桃源。后两句则从牧童的视角切入,设想牧童看到酒旗,可能会把枝头的桃花误认作杏花,进一步突出了桃花与杏花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通过对桃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华岳(?~1221?),南宋诗人。字子西,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初为武学生,轻财好侠。开禧元年上书谏北伐、请诛韩侂胄等,被贬建宁。嘉定武进士,官至殿前司同正将。华岳的诗多抒写遭受迫害的愤慨不平,诗风粗豪使气,略无忌讳。部分描写农村风光及风土人情之作,清新自然、明丽可喜,颇有生活气息。其写景诗时用浓墨重彩,也有特色。但绝句喜用数字作对,稍嫌落套。主要作品有《狱中作》《诉董寺丞》《田家十绝》《新市杂咏十首》等。著有《翠微南征录》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行人几误武陵家”一句,巧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源”的典故,原典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描绘了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诗人在此以“武陵家”暗指眼前景象如桃花源般幽美静谧,借典故引发读者对世外桃源的联想,含蓄表达对景致的赞美与向往。

2. 分段赏析

“红雨随风散落霞”:“红雨”形象地描绘出桃花飘落时如雨般的密集和艳丽,“随风”则写出了桃花飘落的动态感。“散落霞”进一步强调了桃花飘落时的绚烂色彩,仿佛天边的落霞纷纷散落人间,营造出一种唯美而浪漫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行人几误武陵家”:“行人”点明了人物,“武陵家”引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典故。此句意思是路上行人多次错把这里当作是世外桃源,暗示了此地桃花林的美丽和神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美好世界,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浪漫色彩。“牧童若向青帘见”:“牧童”是诗歌中的另一个形象,“青帘”通常指酒旗。此句设想牧童如果看到酒旗,“应认枝头作杏花”:大概会把枝头的桃花认作是杏花。因为桃花和杏花在颜色和形态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牧童可能会产生这样的误认。这一句从牧童的视角出发,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和趣味性,同时也进一步突出了桃花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华岳《上詹仲通县尉》

下一篇:宋·华岳《双桂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