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牵牛织女天":多么美好的七夕夜,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啊,
"凄其独夜不成眠":可我却在这凄凉的夜晚独自难以入眠。
"柳家细婢何能问":柳家婢女如今何处可寻,
"太尉粗人祗自怜":权贵之流只知顾影自怜。
"比翼难磨终古恨":想比翼双飞却成难以磨灭的千古遗恨,
"妩眉未了宿生缘":眉梢的情意未了,依旧是前世未尽的缘。
"新凉如水谁消得":这如凉水般的新秋寒意谁能承受,
"平等天公也解偏":本应公平的老天爷原来也会有偏心啊。
南宋文学家
洪咨夔(1176?~1236?),南宋文学家。字舜俞,号平斋,谥忠文,临安府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嘉泰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其诗为江西诗派风格,受杨万里影响,时有新巧比喻,社会批判性强,有讽刺官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他亦善写乡村景物。其词风淋漓激壮,多磊落之感,不乏豪情壮语,也有淡雅之作。他长于制诰,典丽和洽,风骨颀秀,温纯精切,被称为南渡后之大手笔,撰有《春秋说》《两汉诏令》《平斋文集》《平斋词》等著作。代表作品有《狐鼠》《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卜算子·簸弄柳梢春》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好个牵牛织女天,凄其独夜不成眠”,以七夕牛郎织女传说起笔。“好个”似赞实叹,先扬后抑,突转至“凄其独夜”的孤寂氛围,奠定全诗伤离基调,以人间悲欢映照神话中的永恒遗憾,简洁勾勒出七夕之夜的清冷与怅惘。颔联“柳家细婢何能问,太尉粗人祗自怜”,化用典故(“柳家细婢”或指《柳毅传》中传递情信的龙女,“太尉粗人”或喻不解风情的权贵)。前句叹有情人难通音信,后句讽现实中权贵蛮横拆散姻缘,以典故暗喻阶层差异或现实阻碍对情感的摧残,借古事隐射现实困境,含蓄中见尖锐批判。颈联“比翼难磨终古恨,妩眉未了宿生缘”,直抒胸臆。“比翼难磨”以鸟禽双飞喻爱情,却言长恨如磐石难移,强调离别之痛的永恒性;“妩眉未了”借女子眉黛传情,叹前世缘分未尽却今生难续,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对世间情爱的普遍感慨,对仗工整,情感沉郁。尾联“新凉如水谁消得,平等天公也解偏”,以景语作结,兼含议论。“新凉如水”承接七夕时令,以清寒意境烘托心境孤凉;“谁消得”反问强化孤独难耐,末句直指“天公”看似“平等”却行“偏私”,以反语质问命运不公,打破传统“天公”公正的认知,笔调冷峻,将个人愁绪升华为对天道无常的深刻叩问,戛然而止而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洪咨夔《翁媪行》
下一篇:宋·洪咨夔《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