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门深锁寂无哗":宫门深深地锁着无边寂静,
# 锁:一作钥。,禁门:宫门。
"浓墨淋漓两相麻":拜相令在诏书上淋漓挥洒。
# 麻:唐宋时任命大臣用白麻纸颁诏,此处代指诏书。,两相:即两位宰相,指左丞相与右丞相。,淋漓:酣畅的样子。
"唱彻五更天未晓":红巾卫士唱彻了五更天还没亮,
# 唱:古时皇宫里有人专司唱晓。
"一墀月浸紫薇花":晓月如水浸泡着阶上的紫薇花。
# 紫薇:落叶亚乔木,夏季开红紫色的花,秋天花谢。这里暗用唐开元元年(713年),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薇令的典故。,墀:台阶;也指地面。
南宋文学家
洪咨夔(1176?~1236?),南宋文学家。字舜俞,号平斋,谥忠文,临安府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嘉泰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其诗为江西诗派风格,受杨万里影响,时有新巧比喻,社会批判性强,有讽刺官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他亦善写乡村景物。其词风淋漓激壮,多磊落之感,不乏豪情壮语,也有淡雅之作。他长于制诰,典丽和洽,风骨颀秀,温纯精切,被称为南渡后之大手笔,撰有《春秋说》《两汉诏令》《平斋文集》《平斋词》等著作。代表作品有《狐鼠》《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卜算子·簸弄柳梢春》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描写宫廷值班生活的诗。描绘了宫廷禁门闭锁的寂静环境,以及作者在玉堂内书写诏令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庄重的氛围。通过五更未晓、月浸紫薇花等景色描写,展现了宫廷值班的独特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宫廷值班生活的感受以及对自身职责的重视。
2. 写作手法
用典:“一墀月浸紫薇花”,巧用唐时“紫薇省”的典故。在唐朝,中书省曾一度被称为紫薇省,紫薇花与中书省官员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在此诗中以紫薇花自比,暗示自己身处翰林院,如同在紫薇省任职一般,是皇帝的近臣,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月光浸照着紫薇花,象征着自己沐浴着皇恩,与皇上关系紧密,自己所做之事皆承皇恩,也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得意之情。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生动勾勒出深夜时分,作者于翰林院内独自为皇帝起草拜相诏令的场景。“深”字精准勾勒出皇宫的幽深神秘,“寂无哗”则渲染出静谧肃穆的宫廷氛围,凸显出值班工作的庄重性。禁门重重加锁,重兵严守,更衬得宫墙巍峨、宫门深邃。这种寂静不仅是环境的写照,更暗含深意——一道宫门,分隔出天差地别的两个世界:一边是天子所在的神圣龙庭,一边是世俗凡尘。而作者身处宫门之内,与皇帝近在咫尺,由此油然而生一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优越感。“浓墨淋漓两相麻”顺势而下,描绘作者执笔起草左右宰相任命书的情景。“浓墨淋漓”生动展现出创作时的酣畅状态,恰是思维高度活跃、灵感如泉涌时的体现。因手握重权,连宰相任命这般关键文书都由自己执笔,作者陷入极度亢奋之中,文思泉涌,笔下妙语连珠,转眼间便写满麻纸。后两句“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紧薇花”,将画面切换至作者完成起草工作之时。当他沉浸在成就感中,窗外传来宫中卫士五更报晓的高呼。声音消散在黎明前的黑暗里,作者起身舒展疲惫身躯,步出门外。此时,月光如水倾泻,满阶紫薇花影摇曳生姿。卫士的报晓声,如惊雷般将作者从权力带来的陶醉中唤醒,促使他思索荣耀的根源。月光与紫薇花构成富含深意的意象组合,此处巧妙化用唐代“紫薇省”典故,以紫薇花自喻,将月光比作皇帝。一个“浸”字,不仅道出自身荣耀皆源于皇恩,更暗示自己与皇帝紧密相连,俨然是皇帝的代言人。这两句与诗的前两句遥相呼应,含蓄委婉地展现出作者青云得志、意气风发的心境。
4. 作品点评
诗人以顺叙笔法,有条不紊地铺陈翰林院值夜的完整过程,行文节奏舒缓自然,从容之态跃然纸上。通过对环境、事件的细腻描写,将其优雅从容的气度、驾轻就熟的才学,以及志得意满的心境,不着痕迹地融入字里行间。看似仅在叙事绘景,实则情感与意趣暗藏其中,这种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正是此诗的精妙所在。
# 首句写宫禁森严,已见自己工作的庄严、神圣,但如此神圣的工作在自己于小却是举重若轻。你看,泼墨如雨地起草完两份拜相诏书,鸡人才唱罢五更,而台墀之上,紫薇花的月影仍在迎风微颤。这是对自己充任的工作的自豪,也是对自己敏捷才情的白许。
南开大学教授乔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