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飞出翠云堆":一条白龙从翠绿的云堆中飞泻而出,
"不见源头只见来":看不见它的源头,只看到它奔腾而来。
"势有盛衰惟视雨":瀑布的水势强弱取决于降雨量,
"声无高下尺成雷":它的声音无论高低,每一处都如雷声轰鸣。
"谁教河鼓翻将落":不知是谁让河鼓星翻转,致使瀑布倾泻而下,
"我欲阳侯挽取回":我真想让水神阳侯将它挽留下来。
"东陌西阡分港去":瀑布之水顺着田间的小路分流入港,
"丰年入眼稻花开":眼前仿佛浮现出丰收之年,稻花盛开的美好景象。
南宋文学家
洪咨夔(1176?~1236?),南宋文学家。字舜俞,号平斋,谥忠文,临安府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嘉泰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其诗为江西诗派风格,受杨万里影响,时有新巧比喻,社会批判性强,有讽刺官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他亦善写乡村景物。其词风淋漓激壮,多磊落之感,不乏豪情壮语,也有淡雅之作。他长于制诰,典丽和洽,风骨颀秀,温纯精切,被称为南渡后之大手笔,撰有《春秋说》《两汉诏令》《平斋文集》《平斋词》等著作。代表作品有《狐鼠》《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卜算子·簸弄柳梢春》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白龙飞出翠云堆,不见源头只见来”将瀑布比作一条从翠绿云堆中奔腾而出的白龙。“白龙”这一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瀑布洁白的色泽、蜿蜒的形态,更赋予其灵动、勇猛的气势,仿佛它是冲破天际束缚,降临人间的神物。而“不见源头只见来”,增添了瀑布的神秘色彩,引发读者对其源头的无限遐想,营造出一种奇幻而宏大的氛围。颔联“势有盛衰惟视雨,声无高下尺成雷”,这两句从瀑布的动态与声响进一步刻画。瀑布的水势或强盛或衰弱,完全取决于降雨量,体现出大自然的奇妙调节。其声响更是惊人,无论瀑布宽窄高低,每一处水流都如雷声轰鸣。“尺成雷”运用夸张手法,强烈地突出瀑布声音的磅礴气势,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震撼心灵的听觉冲击。颈联“谁教河鼓翻将落,我欲阳侯挽取回”,诗人展开奇特想象,将瀑布与神话中的河鼓星联系起来,好似是河鼓星翻转导致瀑布倾泻而下。“我欲阳侯挽取回”则表达出诗人对瀑布的眷恋与掌控的渴望,赋予瀑布更多的情感色彩。尾联“东陌西阡分港去,丰年入眼稻花开”,笔锋一转,从对瀑布奇幻景象的描绘,转向对现实生活的关怀。瀑布之水流入田间,滋润着广袤土地,诗人仿佛看到了丰收之年,阡陌纵横间,稻花盛开的美好景象。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升华了诗歌的主题,展现出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注。
下一篇:宋·洪咨夔《春思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