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yòng
shū
yǒng
yùn

朝代:宋作者:洪咨夔浏览量:1
xié
fēng
qiū
huáng
huā
bìn
rén
xiū
guī
zhōu
yún
shù
kōng
hóu
yàn
lóu
hán
chǔ
mèng
fèng
huáng
chí
nuǎn
qiè
qín
ōu
yún
níng
jìn
chóu

译文

细密的雨点伴随着倾斜的风儿,在这寂寞的秋天里弥漫。黄色的菊花压在鬓边,仿佛替人感到害羞。那归去的小船在云雾缭绕的树林旁,辜负了手中的箜篌。燕子楼中一片寒冷,让人迷失在如楚襄王那般虚幻的梦境里,凤皇池边温暖舒适,让人惬意地唱起秦地的歌谣。傍晚的云彩凝聚成碧色,又怎能禁得住心中的忧愁。

逐句剖析

"细雨斜风寂寞秋":细密的雨点伴随着倾斜的风儿,在这寂寞的秋天里弥漫。

"黄花压鬓替人羞":黄色的菊花压在鬓边,仿佛替人感到害羞。

"归舟云树负箜篌":那归去的小船在云雾缭绕的树林旁,辜负了手中的箜篌。

"燕子楼寒迷楚梦":燕子楼中一片寒冷,让人迷失在如楚襄王那般虚幻的梦境里,

# 楚梦:此借指恋情。,燕子楼:形容女子的孤栖悲苦。

"凤皇池暖惬秦讴":凤皇池边温暖舒适,让人惬意地唱起秦地的歌谣。

# 秦讴:喻嘹亮美好的歌声。,凤皇池:代指中书省。一作“凤凰池”。

"暮云凝碧可禁愁":傍晚的云彩凝聚成碧色,又怎能禁得住心中的忧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用吴叔永韵》是宋代词人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以秋季为背景,上片描绘了细雨斜风、黄花压鬓、归舟云树等景象,营造出寂寞、惆怅的氛围,表达出词人内心的羞涩与落寞;下片通过“燕子楼”“凤皇池”等典故,将寒暖场景对比,既展现了对往昔虚幻梦境的沉迷,又流露出对温暖惬意生活的向往,结尾以暮云凝碧之景强调愁绪难禁。该词情感细腻复杂,意象丰富,以委婉的笔触表达出词人的孤寂、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洪咨夔(1176?~1236?),南宋文学家。字舜俞,号平斋,谥忠文,临安府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嘉泰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其诗为江西诗派风格,受杨万里影响,时有新巧比喻,社会批判性强,有讽刺官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他亦善写乡村景物。其词风淋漓激壮,多磊落之感,不乏豪情壮语,也有淡雅之作。他长于制诰,典丽和洽,风骨颀秀,温纯精切,被称为南渡后之大手笔,撰有《春秋说》《两汉诏令》《平斋文集》《平斋词》等著作。代表作品有《狐鼠》《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卜算子·簸弄柳梢春》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细雨斜风寂寞秋”,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细雨”“斜风”点明了天气状况,“寂寞秋”则直接点明季节以及词人内心的感受,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次句“黄花压鬓替人羞”,通过“黄花压鬓”这一细节描写,以花衬人,“替人羞”则委婉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羞涩、无奈等复杂情绪,同时也暗示了词人此时的境遇;“归舟云树负箜篌”进一步烘托出落寞之感,“归舟”代表着归乡的意象,“云树”增添了朦胧迷茫的色彩,“负箜篌”说明词人虽有乐器却无心弹奏,突出了其内心的惆怅。下片,“燕子楼寒迷楚梦”,“燕子楼”用典,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寒”字既写楼内的寒冷,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迷楚梦”表达出词人对往昔美好却虚幻的梦境的沉迷与迷失;“凤皇池暖惬秦讴”与上句形成鲜明对比,“凤皇池暖”描绘出温暖舒适、充满希望的场景,“惬秦讴”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惬意地歌唱,展现出一种向往和憧憬;“暮云凝碧可禁愁”以景结情,“暮云凝碧”描绘出傍晚云彩的颜色,画面优美却又带着一丝压抑,“可禁愁”则以反问的语气强调了愁绪的难以排遣,将词人内心的哀愁推向高潮,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用典,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惆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无奈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洪咨夔《读书蠖室》

下一篇:宋·洪咨夔《次及甫入峡杂咏·峡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