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生危岑":朝阳从高峻的山峰升起,
"委光皂江壖":光辉洒在皂江的岸边。
"江妃舞倒景":江面上仿佛有江妃在倒映的景色中起舞,
"老木奔惊猿":苍老的树木间有受惊的猿猴奔走。
"群仙亦戏剧":群仙也嬉戏作乐,演绎着人间的戏剧,
"挹袂来联翩":他们携手联袂,翩然而至。
"笑倒天地间":笑声回荡在天地之间,仿佛令乾坤倾倒。
"谁亏复谁全":谁有亏损又谁能保全。
"手携昭文琴":手中拿着昭文琴,
"一曲三千年":一曲终了,余韵跨越三千年时光,亘古不息。
南宋文学家
洪咨夔(1176?~1236?),南宋文学家。字舜俞,号平斋,谥忠文,临安府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嘉泰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其诗为江西诗派风格,受杨万里影响,时有新巧比喻,社会批判性强,有讽刺官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他亦善写乡村景物。其词风淋漓激壮,多磊落之感,不乏豪情壮语,也有淡雅之作。他长于制诰,典丽和洽,风骨颀秀,温纯精切,被称为南渡后之大手笔,撰有《春秋说》《两汉诏令》《平斋文集》《平斋词》等著作。代表作品有《狐鼠》《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卜算子·簸弄柳梢春》等。
1. 分段赏析
“朝阳生危岑,委光皂江壖”:描绘出朝阳从高峻的山峰升起,将光辉洒在皂江岸边的景象,开篇勾勒出开阔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做铺垫。“江妃舞倒景,老木奔惊猿”:想象江妃在水中的倒影旁起舞,苍老的树木间有受惊的猿猴奔走,以奇幻的想象展现出西山一带可能存在的景象,暗含诗人对西山的向往。“群仙亦戏剧,挹袂来联翩”:进一步发挥想象,写群仙也像在做游戏般,提着衣袖纷纷而来,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从侧面体现出诗人对未能游西山的遗憾,只能在想象中构建西山的奇幻场景。“笑倒天地间,谁亏复谁全”:描绘出一种在天地间开怀大笑的洒脱之态,又发出“谁亏复谁全”的感慨,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或许是对未能游西山这一遗憾的自我宽慰。“手携昭文琴,一曲三千年”:以手持昭文琴,弹奏一曲能流传三千年的情景作结,将情感推向深处,既可能是想象与友人共赏此景,也可能是借琴声抒发心中长久的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