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甲戌冬":嘉定甲戌年的冬天,
"扫门古扬州":我在古扬州清扫门庭。
"一见握手叹":初次见面握手感叹,
# 叹:一作“欢”。
"飞黄厄盐辀":感叹您如骏马却被盐车所困。
"士忧不闻道":读书人应忧虑的是不懂圣贤之道,
"勿以穷故忧":莫因贫贱而自寻烦恼。
"为圣为贤人":想成为圣贤之人,
"所贵天爵修":最可贵的是修养德行。
"万卷我有庄":我藏书万卷的庄园在此,
"子肯从我游":您可愿与我一同研读。
"良农不辍耕":好农夫不停止耕作,
"嘉谷终有秋":丰美的谷物终将迎来秋收。
# 谷:一作“丛”。
"动心得曾益":心志被触动后愈发精进,
"雪案三年留":寒窗苦读共处三年时光。
"一朝推使出":某一日您被推举为使者出征,
"西风着兜牟":西风中披戴战盔启程。
"莽苍淮月冷":淮河月色苍茫清冷,
"低迷汴云愁":汴梁云霭低垂含愁。
"正抱虎兕寝":您如怀抱猛兽安眠,
"孰脱鹰隼鞲":谁又能解开猎鹰的臂套。
"越在岁执徐":时光流转至戊辰年,
"公来殿西头":您来到宫殿西侧任职。
"廷臣择自从":朝臣们自愿追随您,
"唤起骖玉虬":唤来玉饰虬龙驾车。
"暑发采石矶":夏日从采石矶出发,
"寒登筹边楼":寒冬登临筹划边防的城楼。
"孤灯语中夕":深夜孤灯下与您交谈,
"民瘼何当瘳":百姓疾苦何时能解除。
"明年护全蜀":来年您护卫整个蜀地,
"后车旅枚邹":随行车马如枚乘、邹阳般文士相随。
"熟聆老规模":您熟谙前人治国方略,
"剑须铸知收":如铸剑需知何时淬火收锋。
"中间畀一麾":其间您被授予一方军权,
"牢关控西涪":牢牢掌控西部要塞。
"相望几何驿":相隔多少驿站遥望,
"时许闻成谋":时常听闻您谋略已成。
"积诚泮群疑":以真诚化解众人疑虑,
"实践激众媮":用实干激励苟且之辈。
"风涛澎湃中":在风浪汹涌中,
"竟济师德舟":终如裴度之舟安然渡险。
"主人永终誉":您将永享美誉,
"客亦地穷休":作为宾客的我也无尽欣慰。
"见谓汾阳门":人说您门下如汾阳王郭子仪,
"走卒皆王侯":连仆从皆似王侯。
"骑火明桃林":骑队火把照亮桃林,
"诏催告辰犹":朝廷诏书催促您赴任。
"仍挈旧司马":仍带着旧日同僚,
"入詹翠云裘":身着翠云裘入宫觐见。
"里江水齐稳":里江水面平静无波,
"一叶随沙鸥":一叶扁舟与沙鸥共游。
"道重富贵轻":您视道义重于富贵,
"目光送罗浮":目光遥望罗浮山。
"竿头要猛进":望您如竹竿顶端再进一步,
"壶尾毋流投":莫如投壶时随意掷尾。
"此意造物知":这番心意天地可鉴,
"筮得素履幽":占卜得“素履”卦象。
"十年甘苦客":十年间甘苦与共的友人,
"从我宜如由":您待我如子路追随孔子般忠诚。
"可归犹未归":本可归乡却迟迟未归,
"魂断杨花洲":杨花飘落处令人心碎。
"六经孔孟学":钻研六经与孔孟之学,
"其用学伊周":当用于效仿伊尹、周公辅佐君王。
"天方昌斯文":上天正要昌明文教,
"敢告司鼎篝":我斗胆向掌管鼎鼐者进言。
南宋文学家
洪咨夔(1176?~1236?),南宋文学家。字舜俞,号平斋,谥忠文,临安府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嘉泰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其诗为江西诗派风格,受杨万里影响,时有新巧比喻,社会批判性强,有讽刺官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他亦善写乡村景物。其词风淋漓激壮,多磊落之感,不乏豪情壮语,也有淡雅之作。他长于制诰,典丽和洽,风骨颀秀,温纯精切,被称为南渡后之大手笔,撰有《春秋说》《两汉诏令》《平斋文集》《平斋词》等著作。代表作品有《狐鼠》《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卜算子·簸弄柳梢春》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中描写了诗人与崔先生在古扬州一见如故的相识往事,以及崔先生虽才华出众却仕途坎坷的处境,抒发了诗人对崔先生奉命出使、风尘劳顿的深切关怀与感慨,赞扬了崔先生功成之后仍淡泊名利、不改高洁品格的风骨。
2. 写作手法
比喻:“良农不辍耕,嘉丛终有秋”,这句以良农勤耕、嘉谷终成作为比喻,勉励友人勤学,坚守自己的志向。反衬:诗中“汾阳门走卒皆王侯”一句,借用唐代名将郭子仪功成之后,门下连走卒都被封王赐爵的典故,形象地描绘出功成名就之后众人趋炎附势、荣华富贵唾手可得的情景,以此反衬崔先生虽有才能、历经艰辛、仕路终见曙光,却始终不改淡泊名利、坚守节操的高尚风骨。
3. 分段赏析
第一部分:初逢扬州。开篇“嘉定甲戌冬,扫门古扬州”平实如老友叙旧,点明宋宁宗嘉定七年的冬日,诗人在扬州清贫自守时与崔先生初遇。“一见握手欢”五个字活画知己相逢的激动,“飞黄厄盐辀”借《战国策》里千里马拉盐车的典故,暗写崔先生虽怀才却困于卑职的境遇。后两句“士忧不闻道,勿以穷故忧”如凿石见玉,直言读书人该忧虑的是学问未精,而非眼前贫寒,既劝慰友人,又为全诗立下重道轻利的思想根基。第二部分:劝勉修身。“为圣为贤人,所贵天爵修”承接前文,引出孟子“天爵”之说,强调道德修养才是立身之本。“万卷我有庄,子肯从我游”似推开书斋木窗,以藏书万卷的庄园邀约共修学问,透着宋代理学家的躬行气质。“良农不辍耕,嘉谷终有秋”把治学比作农事,春种秋收的朴素道理里,藏着对友人“三年雪案”苦读的赞许。而“动心得曾益”如见烛影摇红,二人深夜论道、彼此进益的画面宛在眼前。第三部分:出使述怀。“一朝推使出,西风着兜牟”陡转笔锋,写崔先生突奉王命、顶风戴盔的赴任场景。“莽苍淮月冷”以淮河冷月勾连苍茫征途,“低迷汴云愁”借汴梁愁云暗喻仕途艰险。“正抱虎兕寝”喻自身如抱猛兽夜不能寐,“孰脱鹰隼鞲”赞友人如脱臂套的猎鹰振翅高飞。后文“暑发采石矶,寒登筹边楼”用冬夏交替的极端气候,写戍边者风餐露宿的艰辛;“孤灯语中夕,民瘼何当瘳”则从个人际遇转向民生疾苦,灯火昏黄处忧国之心昭然。第四部分:功成淡泊。“骑火明桃林,诏催告辰犹”写功成返朝时马蹄踏火的荣耀,却笔锋急转“道重富贵轻,目光送罗浮”,以罗浮山云雾喻淡泊心境。“竿头要猛进”劝友人居高位仍须奋进,“壶尾毋浪投”用投壶游戏提醒谨言慎行。结尾“六经孔孟学,其用为伊周”将学问收束到伊尹、周公的济世之志,而“天方昌斯文”更似叩击书案,把整首送别诗抬到匡扶文运的家国高度。
上一篇:宋·洪咨夔《和高续古省中雪》
下一篇:宋·洪咨夔《贺新郎·寿程于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