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蛱蝶江都马":画中绘有滕王笔下的蛱蝶、江都的骏马,
"一纸千金不当价":一张画纸价值千金也不算昂贵。
"异才天纵非力能":(画家)天赋异禀乃上天赋予,绝非仅靠人力可达,
"画工不是甘为下":这般画艺怎会甘居人下。
"今代风流数大年":当代书画界的翘楚非 “大年” 莫属,
"含毫落笔开山川":他提笔挥毫间,山川的雄浑秀丽便跃然纸上。
"忽忘朽老压尘底":观画时,我竟全然忘却自身垂垂老矣、困于尘世的境遇,
"却怪凫鸿堕目前":惊叹画中的野鸭与鸿雁,仿佛真的从纸面飞落眼前。
"尔来八二复秀出":此后,又有一位八十二岁的杰出画家崭露头角,
"万里河山才咫尺":他笔下的万里山河,尽数浓缩于这小小的尺幅之中。
"眼边安得有突兀":眼前这般震撼奇景从何而来,
# 眼边:宋注本及各本作前。
"复似天地初开辟":竟如同天地初开时那般雄浑壮阔、充满生机。
"明窗写出高轩过":(画家)在明窗前绘出《高轩过图》,
"便逐愈湜闻吟哦":仿佛让人追随韩愈、皇甫湜听闻吟诗之声。
"晚知书画真有益":晚年才深知书画真能裨益身心,
"却悔岁月来无多":却悔恨岁月流逝,所剩无多。
"官禁修严断过访":宫廷门禁森严难以拜访,
"时于僻寺逢税鞅":偶尔在僻静寺院遇见停驻的车马(得以观画)。
"秀润如行琮璧间":(画作)秀雅温润如行走在玉璧之间,
"清明似引星辰上":清朗明澈似将星辰引上夜空。
"忧悲愉怢百不平":(画中)忧愤、欢愉等万千情绪不平,
"河擘太华东南倾":如黄河劈开华山向东南奔涌。
"平生秀句寰区满":平生佳篇名句满天下,
"拾掇余弃成丹青":如今又以文学之外的精力,绘就这一幅幅精妙丹青。
# 拾掇:宋注本及各本作掇拾。
"平湖远岭开精神":画中的平湖远岭,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斗觉文字生清新":连带着观赏者笔下的文字,也仿佛沾染了清新之气。
"未许二豪今角立":若说当今画坛只许两位豪杰并立,
"要知旁有卫夫人":那可要知晓,还有如卫夫人般的大家,同样造诣非凡,不容小觑。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北宋画家赵令穰(大年)含毫落笔间展现山川壮丽的绘画场景,突出其卓越的艺术才华,表达了对其绘画成就的高度赞美,同时借“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等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书画艺术价值的深刻感悟。
2. 分段赏析
“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异才天纵非力能,画工不是甘为下。”诗的开篇,诗人以“滕王蛱蝶”“江都马”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书画意象切入,瞬间将读者带入艺术的高妙境界,直言此画价值连城,千金亦难以衡量。“异才天纵”四字,毫不掩饰地盛赞画家天赋卓绝,这种超凡的艺术造诣绝非后天努力可轻易企及。诗人在此不仅褒奖画家的精湛技艺,更为后文对画作的细致描摹埋下伏笔。夸张的笔法,让画作的珍贵程度跃然纸上,为全诗奠定了尊崇艺术的基调。“今代风流数大年,含毫落笔开山川。忽忘朽老压尘底,却怪凫鸿堕目前。”此段聚焦画家的风采与画作的神韵。“含毫落笔开山川”,短短七字,生动勾勒出画家挥毫泼墨间,山川壮丽之景倾泻于纸上的磅礴气势,尽显其超凡的创作能力。而诗人观画时,竟全然忘却自身的衰老与困顿,恍惚间,画中的凫鸿仿佛冲破纸面,真实地飞落眼前。通过诗人这种极具感染力的主观感受,从侧面烘托出画作的逼真灵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让艺术的魅力如涟漪般在读者心中层层荡开。“尔来八二复秀出,万里河山才咫尺。眼边安得有突兀,复似天地初开辟。”诗人的笔触继续深入,赞叹画作所呈现的宏阔境界。“万里河山才咫尺”,高度凝练地展现了画家以有限尺幅容纳万里山河的精湛技艺,夸张的表达,将画作的辽阔意境渲染得淋漓尽致。“复似天地初开辟”,诗人以天地初开的神奇来形容观画时的震撼感受,既饱含对画作的惊叹,也暗含对画家创造力的由衷钦佩,情感炽热而浓烈。“明窗写出高轩过,便逐愈湜闻吟哦。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前两句,诗人描绘画家创作《明发高轩过图》的场景,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听到韩愈与皇甫湜吟诗唱和的声音。这巧妙地将画作与文学典故相融合,为画作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后两句,笔锋陡然一转,诗人直抒胸臆,感慨自己到了晚年才真正领悟书画的无穷益处,然而时光匆匆,已来不及尽情钻研欣赏,字里行间满是对岁月流逝的惋惜,以及对艺术的炽热深情,真挚动人,极易引发读者共鸣。“官禁修严断过访,时于僻寺逢税鞅。秀润如行琮璧间,清明似引星辰上。”此段讲述诗人与画作相遇的机缘。因宫廷门禁森严,无缘得见,却在偏僻寺院偶然邂逅。“秀润如行琮璧间,清明似引星辰上”,诗人运用精妙的比喻,将画作的秀润质感比作漫步于琮璧之间的温润触感,将其清明意境喻为牵引星辰的澄澈空灵,从质感与意境两个维度,细腻入微地描绘出画作带来的极致审美体验,语言典雅优美,韵味悠长。“忧悲愉怢百不平,河擘太华东南倾。平生秀句寰区满,拾掇馀弃成丹青。”诗人借“河擘太华东南倾”的雄浑壮阔之景,抒发内心复杂多变的情绪,使个人情感的波澜与画作的雄浑气势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同时,诗人点明画家平日文采斐然,佳句遍布天下,如今以文学之余力创作绘画,既展现了画家的多才多艺,也暗示画作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学积淀,进一步丰富了画作的内涵。“平湖远岭开精神,斗觉文字生清新。未许二豪今角立,要知旁有卫夫人。”诗至结尾,诗人再次聚焦画作中的平湖远岭,展现其清新脱俗的气质,仿佛让观者眼前的文字都焕发出全新的生机。“未许二豪今角立,要知旁有卫夫人”,诗人以卫夫人作比,充分肯定画家在艺术领域的卓越地位。这既是对画作的高度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对画家及其作品的推崇备至,使全诗在对艺术的崇高礼赞中圆满收束。
上一篇:宋·陈师道《杨夫人挽词》
下一篇:宋·陈师道《送郑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