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千木奴":洞庭湖边有上千棵橘树,
"寸丝不挂手":我两手空空,不拿一物前来。
"来输步兵厨":前来为步兵校尉的厨房输送橘,
"酿作青田酒":用来酿成青田美酒。
"王家玉东西":王家那珍贵的美酒,
"未觉岁华走":让人感觉不到岁月的流逝。
"方从罗浮山":刚刚从罗浮山归来,
# 方从罗浮山:自注:罗浮山有仙人种柑(赵本、四库本、张本作橘)处。
"已作南阳寿":又像在南阳那样长寿。
"还将瓮头春":还拿来瓮中初熟的美酒,
"慰子雪入牖":来慰藉你这被风雪侵袭的人。
"我方缚禅律":我正遵循禅律约束自己,
"一举烦屡嗅":却忍不住多次嗅闻这酒香。
"东坡酒中仙":东坡是酒中的仙人,
"醉墨粲星斗":醉酒后写出的墨迹如星辰般灿烂。
"诗成以属我":他写完诗让我接续,
"千金须弊帚":说我的诗如同价值千金的破扫帚。
"何曾樽俎间":哪曾在酒宴之间,
"著客面黧黝":让客人面容憔悴。
"定须笑美人":一定会嘲笑那些美人,
# 定须笑美人:自注:赵有躄者,平原君美人笑之。
"蘸甲不濡口":蘸着酒却不沾唇。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1. 分段赏析
“洞庭千木奴,寸丝不挂手。来输步兵厨,酿作青田酒”,这四句诗中“洞庭千木奴”描绘出橘树繁茂的景象,“寸丝不挂手”形象地表现出诗人两手空空前来。“来输步兵厨”点明橘的用途,“酿作青田酒”则引出美酒,这几句为全诗奠定了轻松的基调。“王家玉东西,未觉岁华走。方从罗浮山,已作南阳寿”,这四句诗中“王家玉东西”代指美酒,“未觉岁华走”体现出美酒的魅力让人忘却时光。“方从罗浮山”与“已作南阳寿”增添了神秘和长寿的色彩,使诗歌更具韵味。“还将瓮头春,慰子雪入牖。我方缚禅律,一举烦屡嗅”,这四句诗中“还将瓮头春”体现出美酒的及时慰藉,“我方缚禅律”表明诗人自身的修行状态,“一举烦屡嗅”则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酒香的难以抗拒,增加了诗歌的生活气息。“东坡酒中仙,醉墨粲星斗。诗成以属我,千金须弊帚”,这四句诗中“东坡酒中仙”赞美了苏轼的豪放不羁,“醉墨粲星斗”形容其醉酒后的诗作如星辰般灿烂。“诗成以属我”体现了苏轼对诗人的信任,“千金须弊帚”则是诗人的自谦之词,表现出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何曾樽俎间,著客面黧黝。定须笑美人,蘸甲不濡口”,这四句诗中“何曾樽俎间”营造出轻松自在的氛围,“著客面黧黝”则进一步强调这种氛围。“定须笑美人”通过对美人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蘸甲不濡口”则以幽默的方式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上一篇:宋·陈师道《杜侍郎挽词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