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冷砚欲生尘":寒冷的窗前,冰冷的砚台快要落上灰尘了,
# 砚:旧注:高丽本、库注本作夜。
"短枕长衾却自亲":短短的枕头,长长的被子,却只有自己亲近相伴。
# 却:一作郤。
"老子形骸从薄暮":我这老迈之人的身形状态,任从傍晚时光流逝,
"先生意气尚青春":先生您的意气风发还如同青春年少一般。
"覆杯不待回丹颊":喝完一杯酒,不用等待脸颊就泛起红晕,
"危坐犹能作直身":端正地坐着,仍然能够挺直身子。
"城郭山林两无得":城市和山林两种生活状态都难以得到满足,
"暮年当复几沾巾":晚年还能有多少次泪水沾湿衣巾呢。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寒窗冷砚欲生尘,短枕长衾却自亲。”上句“寒窗冷砚欲生尘”中“寒窗”“冷砚”描绘出冬夜寒冷、寂静的环境,“欲生尘”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冷和诗人生活的孤寂,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下句“短枕长衾却自亲”中“短枕长衾”写出诗人独眠的情景,“却自亲”则表现出诗人在孤独中只能与自己相伴,更显寂寞。颔联:“老子形骸从薄暮,先生意气尚青春。”上句“老子形骸从薄暮”中“老子”自称,带有一种豁达又无奈的情感,“形骸从薄暮”表示任由时光流逝,自己的身体和状态也随着岁月而变化,体现出一种对时光的感慨。下句“先生意气尚青春”与自己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晁无斁的“意气尚青春”展现出他的活力和朝气,更衬托出诗人的落寞。颈联:“覆杯不待回丹颊,危坐犹能作直身。”上句“覆杯不待回丹颊”描绘出晁无斁饮酒后的豪爽状态,与诗人的孤寂形成对比,也从侧面反映出两人不同的生活态度。下句“危坐犹能作直身”进一步强调晁无斁的精神状态良好,与诗人形成反差,使诗人的孤寂感更加突出。尾联:“城郭山林两无得,暮年当复几沾巾。”上句“城郭山林两无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无论是城市的生活还是山林的隐居,都无法让自己满足,体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失望。下句“暮年当复几沾巾”对晚年生活发出感慨,不知道还能有多少次因激动而泪水沾湿衣巾,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无奈。
上一篇:宋·陈师道《寿安县君挽词》
下一篇:宋·陈师道《次韵苏公竹间亭小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