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宋作者:陈师道浏览量:1
cán
xuě
wèi
chéng
chén
méi
shāo
tóu
zhù
chūn
qiǎo
shèng
xiàng
rén
zhēn
nài
lǎo
shuāi
yán
cóng
xīn
gāo
mén
kěn
sòng
qīng
cài
xià
shuí
bái
rén
gòng
xué
shào
nián
tiān
xià
shì
néng
shī
湿
zhé
zhōng
lín

译文

马蹄踏过残雪,雪还未化作尘土,梅子的枝头已显露出春天的气息。人们佩戴着精巧的春胜,可我无奈已衰老,容颜渐衰,难以适应新春的习俗。富贵人家能得到皇帝赏赐的春盘,乡村里又有谁会想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天下的有志少年都在共同学习进取,唯独我像那车辙中渴望雨水的鲋鱼,处境艰难。

逐句剖析

"马蹄残雪未成尘":马蹄踏过残雪,雪还未化作尘土,

"梅子梢头已著春":梅子的枝头已显露出春天的气息。

"巧胜向人真奈老":人们佩戴着精巧的春胜,可我无奈已衰老,

# 真奈:无奈,怎么办。,胜:指幡胜。,巧:美好。

"衰颜从俗不宜新":容颜渐衰,难以适应新春的习俗。

"高门肯送青丝菜":富贵人家能得到皇帝赏赐的春盘,

# 青丝菜:指切细的生菜。,高门肯:《景迂生集》卷八引作朱门谁。高门:宫门。

"下里谁思白发人":乡村里又有谁会想到白发苍苍的老人。

# 谁思白发人:《景迂生集》作难酬白雪歌。,下里:乡里。

"共学少年天下士":天下的有志少年都在共同学习进取,

"独能濡湿辙中鳞":唯独我像那车辙中渴望雨水的鲋鱼,处境艰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立春》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七言律诗。诗中运用对比、借景抒情、用典等手法,描绘立春景象,抒发时光易逝、世态炎凉的感慨及自身的志向。首联写立春景,颔联叹衰老,颈联讽世态,尾联表志向。字里行间,诗人既对炎凉世态作了讽刺,又表现了自己清高、安贫,绝不趋炎附势、摇尾乞怜的处世态度。全诗情感丰富,手法精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马蹄残雪未成尘,梅子梢头已著春”,描绘了立春时的景象,残雪尚未化尽,梅子枝头已显春意,以景开篇,点明时节变化,为下文感慨时光做铺垫。颔联“巧胜向人真奈老,衰颜从俗不宜新”,立春时人们戴春胜,诗人感叹春胜虽美却无奈自己衰老,容颜不再适宜迎新,直接抒发对自身衰老的感慨。颈联“高门肯送青丝菜,下里谁思白发人”,写立春时高门显贵有皇帝赏赐春盘,而乡里白发老人却无人问津,通过对比,讽刺了世态炎凉。尾联“共学少年天下士,独能濡湿辙中鳞”,诗人以“辙中鳞”自比,表明自己虽与天下有志少年一同学习,但处境艰难,却仍希望能得到帮助,展现出不甘沉沦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师道《送章推官》

下一篇:宋·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词三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