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已偶尔":我们的相逢本来就已经是十分偶然的事情了,
"告别更苍然":而如今要分别,心中更觉悲伤、凄凉。
"离合惊时换":人生的相聚与分离,让我惊讶于时光的快速变换,
"行藏乃世缘":一个人的出仕与归隐其实都是由世间的缘分所决定的啊。
"君无学干禄":你不要去学习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行为,
"我亦赋归田":我也准备写篇归隐田园的文章,从此归隐田园了。
"泗水秋山外":你将要前往的地方,在泗水那边秋天的山峦之外,
"长安夕照边":而我却留在这长安,处在夕阳的余辉之下。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相逢已偶尔,告别更苍然”:“相逢已偶尔”表明诗人与友人张芝卿的相遇是意外之事,其中蕴含着“期遇而难遇、期遇而不遇”的感慨,流露出长别久离、聚少离多的痛苦与无奈。“告别更苍然”则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景,“苍然”一词营造出一种惨淡、凄凉的氛围,生动地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不舍、眷恋、悲苦与哀愁。颔联“离合惊时换,行藏乃世缘”:此联从人生的离合与个人的行止出处展开。“离合惊时换”感慨人生的聚散离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让人惊叹时光的流逝。“行藏乃世缘”则认为个人的出仕与归隐都是由世间的缘分所决定,蕴含着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与豁达。颈联“君无学干禄,我亦赋归田”:“君无学干禄”是诗人对友人的劝诫,希望友人不要去追求功名利禄,体现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看淡。“我亦赋归田”则表明诗人自己也有归隐田园的志向,反映出诗人对宁静、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官场的不满与厌倦。尾联“泗水秋山外,长安夕照边”:“泗水秋山外”描绘了友人张芝卿即将前往的远方,泗水之畔,秋山之外,给人一种悠远、苍茫的感觉。“长安夕照边”则写出诗人所在的长安,夕阳西照,营造出一种落寞、孤寂的氛围。这两句诗以景结情,通过描绘两地不同的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惆怅与思念之情。
上一篇:宋·陈师道《次韵答学者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陈师道《送赵朝请赴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