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zhōu
guān

朝代:宋作者:陈师道浏览量:1
zǎo
suì
xiāng
zhī
wǎn
xiāng
shí
zhǐ
zhǎng
huí
tóu
chén
wàn
cóng
jūn
zhuàng
xíng
zhù
liú
jìng
guān
shān
qiū
yuè
míng
tīng
lǐng
tóu
liú
shuǐ
shēng
píng
shì
gōng
míng
shào
zhuàng
kàn
jūn
jiàn
xià
liáo
chéng

译文

早年就互相了解,如今虽相识稍晚,但那些一起抵掌交谈、回首往事的时光都已成为过去的痕迹。你即将万里从军,此行十分壮烈,即便家乡有鲈鱼这样的美食也无法留住你。夜晚宁静,关山之上秋月明亮,你千万不要听那岭头流水的声音。太平盛世想要建立功名应当在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看好你像古代勇士一样一箭攻下辽城。

逐句剖析

"早岁相知晚相识":早年就互相了解,如今虽相识稍晚,

"抵掌回头已陈迹":但那些一起抵掌交谈、回首往事的时光都已成为过去的痕迹。

"万里从军壮此行":你即将万里从军,此行十分壮烈,

"一箸鲈鱼留不得":即便家乡有鲈鱼这样的美食也无法留住你。

"夜静关山秋月明":夜晚宁静,关山之上秋月明亮,

"莫听岭头流水声":你千万不要听那岭头流水的声音。

# 流:赵本、四库本、张本作秋。

"平世功名须少壮":太平盛世想要建立功名应当在年轻力壮的时候,

"看君一箭下辽城":我看好你像古代勇士一样一箭攻下辽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鄜州关司法》是北宋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围绕送别友人关司法投身军旅,奔赴远方展开。诗中开篇回顾了两人自年轻时便已相识,而今在暮年更是相互了解,感情深厚。诗中描绘了友人“万里从军”出征的宏大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激励之情。诗人用“鲈鱼留不得”来暗示友人不要留恋舒适的生活,以“一箭下辽城”的夸张手法鼓励友人建功立业,为国效力。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运用互文和典故等修辞手法,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在送别时刻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回顾了诗人与友人关司法早年相识、晚年相知的深厚情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珍视与劝勉之情,同时展现了诗人送别时复杂的心绪。

2. 写作手法

夸张:“平世功名须少壮,看君一箭下辽城”,运用夸张手法,表达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相信友人能够凭借英勇获得功名。虚写:“夜静关山秋月明,莫听岭头流水声”,通过虚写友人戍边的场景,以“流水声”隐喻思乡之情,劝友人专注于前程,不要被思乡之情所困扰。化用:“万里从军壮此行,一箸鲈鱼留不得”,化用“莼鲈之思”的典故,主人公在从军途中或者即将从军之时,心中突然涌起了对家乡美食(以鲈鱼指代家乡美味)的思念,这种思念如此强烈,让他无法再安心踏上征程,但又不能因思乡而放弃从军,体现出其内心复杂的情感,在报国壮志与思乡之情之间有着激烈的挣扎。诗人运用“莼鲈之思”这一典故,以简洁而生动的方式,将主人公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展现出来。互文:“早岁相知晚相识,抵掌回头已陈迹”运用互文手法,表明从年轻时相互了解,直到晚年才真正相识,如今回忆往事,一切已成过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往事如烟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早岁相知晚相识,抵掌回头已陈迹”,这两句诗中“早岁相知”表明两人早年就有相互了解的情谊,“晚相识”则说明正式结识的时间较晚。“抵掌回头”描绘出两人曾经亲密交流、回首往事的场景,“已陈迹”则感慨这些时光已经成为过去,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离别的不舍。第三、四句:“万里从军壮此行,一箸鲈鱼留不得”,这两句诗中“万里从军”突出了友人从军行程的遥远和艰辛,“壮此行”则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赞美和鼓励。“一箸鲈鱼”用张翰因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归乡的典故,说明即便有家乡美食的诱惑,友人也无法留住,体现出友人从军的坚定决心。第五、六句:“夜静关山秋月明,莫听岭头流水声”,这两句诗中“夜静关山”描绘出夜晚关山的宁静氛围,“秋月明”则增添了一份清冷和孤寂。“莫听岭头流水声”是诗人对友人的叮嘱,因为流水声容易引发思乡之情,诗人希望友人在军旅中不要过于思念家乡,体现出对友人的关怀。后两句:“平世功名须少壮,看君一箭下辽城”,这两句诗中“平世功名须少壮”强调在太平盛世想要建立功名应当在年轻的时候,“看君”则表达了对友人的信心。“一箭下辽城”运用夸张的手法,想象友人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像古代勇士一样攻下辽城,展现出友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师道《寄曹州晁大夫》

下一篇:宋·陈师道《送路纠归老丹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