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èr
gōng

朝代:宋作者:陈师道浏览量:1
mín
é
zhī
shān
zhōng
jiāng
guì
jiāo
nán
fēng
zuò
zhāng
qīng
jīn
huáng
dān
shā
liáng
shòu
niǎo
dāng
rén
jiān
chū
hài
fāng
yán
wáng
chén
yáng
wēng
èr
duì
xiāng
wàng
bǎo
héng
dào
xiāng
shuí
shí
zhě
yǒu
ōu
yáng
děng
cháng
xiǎo
què
shèng
zhī
bái
táng
diǎn
sòng
yòng
suǒ
cháng
yuè
zhōu
hàn
dēng
táng
qiān
zǎi
zhī
xià
yǒu
wáng
píng
chén
zhèng
máo
shì
huāng
huāng
hòu
shēng
zuò
zhū
lǎo
wáng
wén
biàn
huà
wèi
liáng
wàn
kǒu
chī
qiāng
yāo
huàn
rén
quǎn
liáng
bào
què
zǒu
féng
niú
yáng
shàng
huì
xiáng
tiān
mén
xià
lóng
zhāng
qián
huí
hòu
yán
huáng
jiàng
dān
zhū
guān
cháng
cóng
jiǎ
zhòu
wàn
guǐ
xíng
chéng
fēng
zòng
liáo
liú
cáng
tiān
gāo
xià
yuè
guāng
shòu
gōng
bǐng
bìng
shāng
shì
dào
miáo
dài
gōng
yāng
lín
liú
gōng
wéi
háng
wáng
zhì
gāo
huāng
wài
zhèng
jiě
zhōng
shàng
qiáng
tàn
náng
shì
huáng
hūn
tāng
shí
nián
xīn
xué
cháng
lǎo
shēng
sāi
kǒu
gǎn
cháng
xiàng
lái
kuáng
shā
jīn
shàng
kuáng
qǐng
gōng
bié
shì
náng
zhōng
fāng

译文

岷山、峨眉山耸立在巴江边,桂树、花椒、楠木、黄栌、枫树、柞树、樟树长满山间。青金、黄玉、丹砂这些宝物质地优良,就连珍贵的兽皮、鸟羽也比不上它们的价值。杰出的人才在世间不断涌现,惊动四方,像严君平、王褒、扬雄等前代贤才都是如此。欧阳修与苏轼、苏辙父子(兄弟)相望相守,他们就像横在道上的奇珍异宝,又如拉车负重的骏马般有才德。是谁能赏识这些人才呢,是欧阳修啊。他在科举大考中取得优异名次本就是寻常事。后来他们进入翰林院任职,得以施展在《典》《谟》《颂》《雅》这类经典文体上的专长。他们的才学与成就超越了周、汉,直追虞、唐时代,千年之后也堪比“素王”孔子。比起他们,平当、陈奂、郑玄、毛亨这些经学家的学问就显得黯淡无光了,后辈文人无所作为,前辈贤达又纷纷逝去。文风的演变本难估量,可如今众人的文辞却千篇一律,像结巴的羌人说话般生硬雷同。妖狐般的虚妄文风迷惑世人,原本该如虎豹般正直有力量的人退缩了,反让牛羊般平庸之辈得势。上天垂怜,要清除这些不祥的风气,夜里从天门降下象征祥瑞的龙虎图章。火神吴回在前引路,炎帝在后跟随,红色的旗帜、朱红的车毂、红色的冠服构成盛大的仪仗。跟随的武士身披铠甲,如神兵般前行,乘着风势纵火焚烧,不留一丝邪祟的踪迹。高天之下,大地之上,日月光芒照耀,上天将整顿文坛的权柄交给二位先生,让你们扶持深陷弊病的文风。士人就像待播的稻苗,等着你们来培育,就像在河边难以渡河的人,等着你们做航船载他们渡过。你们又像医术高超的大医王,医治文风的“膏肓之症”,表面的毛病虽已消解,内里的病根却还顽固。从行囊中取出“黄昏汤”这般良方一试,定能洗去十年来沾染的不良学风。守旧的老儒生紧闭嘴巴不敢尝试,那些向来狂悖的人至今仍不知收敛,恳请二位先生再拿出些新的良方来啊。

逐句剖析

"岷峨之山中巴江":岷山、峨眉山耸立在巴江边,

"桂椒柟栌枫柞樟":桂树、花椒、楠木、黄栌、枫树、柞树、樟树长满山间。

"青金黄玉丹砂良":青金、黄玉、丹砂这些宝物质地优良,

"兽皮鸟羽不足当":就连珍贵的兽皮、鸟羽也比不上它们的价值。

"异人间出骇四方":杰出的人才在世间不断涌现,惊动四方,

"严王陈李司马扬":像严君平、王褒、扬雄等前代贤才都是如此。

"一翁二季对相望":欧阳修与苏轼、苏辙父子(兄弟)相望相守,

"奇宝横道骥伏箱":他们就像横在道上的奇珍异宝,又如拉车负重的骏马般有才德。

# 伏:各本作服。

"谁其识者有欧阳":是谁能赏识这些人才呢,是欧阳修啊。

"大科异等固其常":他在科举大考中取得优异名次本就是寻常事。

"小却盛之白玉堂":后来他们进入翰林院任职,

"典谟颂雅用所长":得以施展在《典》《谟》《颂》《雅》这类经典文体上的专长。

# 颂雅:各本作雅颂。

"度越周汉登虞唐":他们的才学与成就超越了周、汉,直追虞、唐时代,

"千载之下有素王":千年之后也堪比“素王”孔子。

"平陈郑毛视荒荒":比起他们,平当、陈奂、郑玄、毛亨这些经学家的学问就显得黯淡无光了,

"后生不作诸老亡":后辈文人无所作为,前辈贤达又纷纷逝去。

"文体变化未可量":文风的演变本难估量,

"万口一律如吃羌":可如今众人的文辞却千篇一律,像结巴的羌人说话般生硬雷同。

"妖狐幻人犬陆梁":妖狐般的虚妄文风迷惑世人,

# 犬:高丽本、赵本、四库本、库注本作大。

"虎豹却走逢牛羊":原本该如虎豹般正直有力量的人退缩了,反让牛羊般平庸之辈得势。

"上帝惠顾祓不祥":上天垂怜,要清除这些不祥的风气,

"天门夜下龙虎章":夜里从天门降下象征祥瑞的龙虎图章。

"前驱吴回后炎皇":火神吴回在前引路,炎帝在后跟随,

"绛旗丹毂朱冠裳":红色的旗帜、朱红的车毂、红色的冠服构成盛大的仪仗。

"从以甲胄万鬼行":跟随的武士身披铠甲,如神兵般前行,

"乘风纵燎无留藏":乘着风势纵火焚烧,不留一丝邪祟的踪迹。

"天高地下日月光":高天之下,大地之上,日月光芒照耀,

"授公以柄扶病伤":上天将整顿文坛的权柄交给二位先生,让你们扶持深陷弊病的文风。

"士如稻苗待公秧":士人就像待播的稻苗,等着你们来培育,

"临流不渡公为航":就像在河边难以渡河的人,等着你们做航船载他们渡过。

"如大医王治膏肓":你们又像医术高超的大医王,医治文风的“膏肓之症”,

"外证已解中尚强":表面的毛病虽已消解,内里的病根却还顽固。

"探囊一试黄昏汤":从行囊中取出“黄昏汤”这般良方一试,

# 探囊一试黄昏汤:高丽本、库注本任渊校:一本云愿借上古黄昏汤。

"一洗十年新学肠":定能洗去十年来沾染的不良学风。

"老生塞口不敢尝":守旧的老儒生紧闭嘴巴不敢尝试,

"向来狂杀今尚狂":那些向来狂悖的人至今仍不知收敛,

"请公别试囊中方":恳请二位先生再拿出些新的良方来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二苏公》是北宋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押阳韵律诗,以北宋文坛的士人交游为背景,通过欧阳修举荐人才等历史典故,展现了当时的士人精神与文学体裁演变的主题。全诗内容可分成三个部分:开头八句借助岷峨山、巴江等地的自然景物,引出杰出人才不断涌现的景象;中间十二句着重赞扬欧阳修、苏轼、苏辙等文坛领军人物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十二句则对当时衰微的文风进行批评,同时表达了对文风改革的期望。诗中运用了不少典故和隐喻手法,比如用“素王”来暗指孔子,用“膏肓”比喻文风存在的积弊;还通过“大医王治疗膏肓之症”“天门降下龙虎章”等隐喻,生动描绘出相关的场景,体现了宋代律诗善于运用奇特意象和多种隐喻手法的语言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赠友诗。通过北宋文坛交游背景及欧阳修举荐等相关内容,描绘了人才涌现、文坛领袖文化传承以及文风衰微的情况,体现了士人精神与文体流变,表达了对苏轼、苏辙的赞颂及对文风改革的寄望。

2. 写作手法

用典:“度越周汉登虞唐,千载之下有素王”句,巧用“素王”典故。“素王”原指孔子,意为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作者在诗中以“素王”喻指苏轼、苏辙,称他们的才学成就超越周汉,直达虞唐时代,如同千载之下的“素王”,高度赞扬了二人在文坛的崇高地位和卓越贡献,体现出对其文学成就的极致推崇。

3. 分段赏析

“岷峨之山中巴江,桂椒楠栌枫柞樟”岷峨山和巴江一带,有桂椒楠栌等多种树木,展现出当地丰富的物产,为引出人才作铺垫。“青金黄玉丹砂良,兽皮鸟羽不足当”两句说青金、黄玉、丹砂等宝物优良,兽皮鸟羽都比不上,用宝物的珍贵暗喻人才的难得。“异人间出骇四方,严王陈李司马扬”,写杰出人物不断出现,震惊四方,列举严王陈李司马扬等前代名人,体现人才辈出的景象。“一翁二季对相望,奇宝横道骥伏箱”,“一翁”指欧阳修,“二季”指苏轼、苏辙,说他们如同奇宝和良马,表现出对他们才能的称赞。“谁其识者有欧阳,大科异等固其常”,指出欧阳修是识才之人,苏氏兄弟科举高中是常理,强调欧阳修的识人之明和苏氏兄弟的才华。“小却盛之白玉堂,典谟颂雅用所长”,说他们在翰林院发挥擅长的典谟颂雅等文体,体现其在文坛的作用。“度越周汉登虞唐,千载之下有素王”,高度赞美他们的成就超越周汉,直达虞唐,如同千载之下的“素王”,尽显推崇之意。“平陈郑毛视荒荒,后生不作诸老亡”,认为平陈郑毛等人的成就显得荒芜,后生无人,诸老逝去,流露出对文坛现状的感慨。“文体变化未可量,万口一律如吃羌”,批评当时文体变化不可估量,众人言语一律,缺乏创新,体现对文风弊端的不满。“妖狐幻人犬陆梁,虎豹却走逢牛羊”,用妖狐、犬等比喻不良文风,说它们横行,虎豹却退避,表现出邪气压过正途的担忧。“上帝惠顾祓不祥,天门夜下龙虎章”,写上帝降临去除不祥,天门降下龙虎章,象征着革新力量的到来。“前驱吴回后炎皇,绛旂丹毂朱冠裳”,描绘火神吴回在前、炎帝在后,队伍华丽,展现出神圣的革新阵势。“从以甲胄万鬼行,乘风纵燎无留藏”,说跟随的队伍乘风纵火,不留隐藏,体现出清除旧弊的决心和力量。“天高地下日月光,授公以柄扶病伤”,以天地日月为证,说授予他们权力拯救文坛,表达对他们的期望。“士如稻苗待公秧,临流不渡公为航”,把士人比作待培育的稻苗,公比作航船,说明他们对士人引领和帮助的作用。“如大医王治膏肓,外證已解中尚彊”,用大医王治膏肓比喻改革文风,说外症已解,内症仍强,体现改革有成效但未彻底。“探囊一试黄昏汤,一洗十年新学肠”,用黄昏汤比喻改革措施,说能清洗十年新学之弊,表现出对改革的希望。最后三句说老生不敢尝试,狂人依旧,希望他们继续尝试新方法,表达对进一步改革的期待。“老生塞口不敢尝,向来狂杀今尚狂”,“老生塞口”勾勒守旧士人因循怯懦之态,对革新举措畏葸不前;“向来狂杀”则刻画激进派偏执如故的模样,两类人形成鲜明对照。诗人以白描手法揭露时人对变革的观望与抗拒,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改革受阻的无奈与对时局混沌的忧虑。“请公别试囊中方”,以“请公”二字直抒胸臆,呼吁二苏从“囊中”再试他法,既呼应前文“探囊”之喻,又以急切语调表达对持续革新的渴盼。结句斩截有力,将对二苏的信任与对拨正世道的期待和盘托出,情感赤诚而寄望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陈师道《送欧阳叔弼知蔡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