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gōng
zhī
háng
zhōu

朝代:宋作者:陈师道浏览量:1
píng
shēng
yáng
jīng
zhōu
zhuī
sòng
zuò
yuǎn
wèi
jiǎn
shū
fàng
chéng
rěn
dài
shù
rén
bǎi
nián
néng
jiàn
kǒu
xián
jīn
wéi
jìn
mén
jiàn
yuè
liáng
zhōng
xiāo
jiāng
mǎn
fēng
fān
duǎn
jiāng
kōng
suì
nián
wǎn

译文

我一生就像羊祜镇守荆州那样,追送友人也不觉得路途遥远。难道我不害怕朝廷的公文命令吗,只是实在不忍心就此分别。这样的人才一代也难有几个,百年之中又能见到几次呢。昔日友人如同被驾驭的马,如今成为掌管重要事务的关键人物。一场雨让五月的天气变得凉爽,半夜时分大江涨满了水。江上风帆远去,我的目光难以企及,江面空阔,一年又将到尽头。

逐句剖析

"平生羊荆州":我一生就像羊祜镇守荆州那样,

"追送不作远":追送友人也不觉得路途遥远。

"岂不畏简书":难道我不害怕朝廷的公文命令吗,

"放麑诚不忍":只是实在不忍心就此分别。

"一代不数人":这样的人才一代也难有几个,

"百年能几见":百年之中又能见到几次呢。

"昔如马口衔":昔日友人如同被驾驭的马,

# 如:高丽本、库注本作为。

"今为禁门键":如今成为掌管重要事务的关键人物。

"一雨五月凉":一场雨让五月的天气变得凉爽,

"中宵大江满":半夜时分大江涨满了水。

"风帆目力短":江上风帆远去,我的目光难以企及,

"江空岁年晚":江面空阔,一年又将到尽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苏公知杭州》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五言古诗。此诗围绕送别友人苏公前往杭州任职展开。诗中先以羊祜自比,表达追送友人不辞远的情谊,又借“放麑”典故体现不忍分别。接着称赞友人是难得的人才,如今担任重要职务。后几句描绘了五月雨后江景,借景抒情,通过江景的空阔和时光的流逝,抒发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岁月匆匆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平生羊荆州,追送不作远。岂不畏简书,放麑诚不忍”,诗人以“羊荆州”典故起笔,表明自己像羊祜一样,对友人苏公的追送不会因路途遥远而停止。“岂不畏简书,放麑诚不忍”,进一步说明并非不怕公务文书的约束,而是如同不忍心伤害幼鹿(放麑典故)一样,实在不忍心与苏公就此分别,充分体现诗人对苏公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中间四句:“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昔如马口衔,今为禁门键”,这部分表达对苏公的高度评价,认为像苏公这样的人才在一代之中数量稀少,百年间也难以多见。“昔如马口衔,今为禁门键”,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述苏公人生境遇的变化,从过去的某种状态到如今担任重要职位,为下文的送别增添了复杂的情感。后四句:“一雨五月凉,中宵大江满。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描绘送别的环境和场景,五月的一场雨带来凉意,深夜里大江涨满。看着友人乘坐的帆船远去,因目力有限而渐渐看不见,面对空旷的江面,不禁感叹岁月已晚。借景抒情,通过对雨夜、大江、风帆、江空等景象的描写,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岁月的担忧和牵挂,使情感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师道《宿齐河》

下一篇:宋·陈师道《寄黄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