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xià

朝代:宋作者:陈师道浏览量:1
jiāng
shàng
shuāng
fēng
cǎo
táng
mén
xián
xīn
jìng
qīng
liáng
shī
shū
zhǒng
gōng
míng
bó‌
鹿
tóng
qún
suì
yuè
cháng
jiāng
shān
suí
zhǐ
shé
duān
yōu
miǎo
zhì
zhāng
huáng
jiǔ
chǐ
méi
bái
jiě
zuì
jiā
rén
jǐn
páng

译文

江上两座青青的山峰,那儿有我幽居的简陋草房,门前没有车马心境平和宁静,在这炎夏里也自然觉得异常清凉。以诗书作为家业未能得到功名,与麋鹿相伴过着隐居生活,岁月悠长。在诗句里我任情地指点江山,深奥幽微的道理我阐发得十分精良。不要欺我已是须眉皓白的男儿,我还有豪兴醉倒在美人锦瑟之旁。

逐句剖析

"江上双峰一草堂":江上两座青青的山峰,那儿有我幽居的简陋草房,

# 草堂:旧时文人避世隐居,多名其所居为草堂,此泛指简陋的居所。

"门闲心静自清凉":门前没有车马心境平和宁静,在这炎夏里也自然觉得异常清凉。

"诗书发冢功名薄":以诗书作为家业未能得到功名,

# 诗书发冢:谓以诗书作为家业。发冢:发展家业。

"麋鹿同群岁月长":与麋鹿相伴过着隐居生活,岁月悠长。

# 麋鹿同群:谓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

"句里江山随指顾":在诗句里我任情地指点江山,

# 指顾:手指目视。《汉书·律历志》:“指顾取象,然后阴阳万物靡不条鬯该成。”,随:赵本、四库本作徒。

"舌端幽眇致张皇":深奥幽微的道理我阐发得十分精良。

# 幽眇致张皇:韩愈《进学解》:“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渺。”幽渺:指深奥隐微的道理。张皇:张大,引申为阐发。

"莫欺九尺须眉白":不要欺我已是须眉皓白的男儿,

# 九尺须眉:指男子。杜甫《洗兵马》诗:“张公一生湖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九尺:指九尺高的身躯。古尺小于今尺。,莫欺:不要辜负。

"解醉佳人锦瑟傍":我还有豪兴醉倒在美人锦瑟之旁。

# 锦瑟:绘纹如锦的瑟。瑟:古乐器。,解:懂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夏日》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罢官后闲居徐州时所作一首七言律诗,意在自勉。诗中提出,不应因生活困窘改变操守,也不可贪图安逸而懈怠学业,如此方能不负美好时光。首句描绘环境的清雅,次句紧扣“夏日”,写闲静的生活与心境让酷暑也变得清爽。三、四句既说自己钻研学问勤奋深入,也委婉流露仕途不顺、只能长久过隐居生活的无奈。五、六句则写诗人在诗艺与学术中徜徉的乐趣。结尾两句诗意一转,道是纵然须眉已白,仍“解醉佳人锦瑟旁”。全诗在恬静庄重之中忽然转入艳丽之景,令人耳目一新,也可见诗人并非一味迂腐的老儒。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陈师道一生勤勉治学。自1094年(绍圣元年)春被免去颍州学职后,他尽管生活清贫,却始终坚守操守,反而更加立志精研学问。1097年(宋哲宗绍圣四年)夏天,作者仍闲居家中,未任官职,每日以研讨典籍为事,潜心于文学创作。这首诗便作于此时,是一篇抒发心志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自勉抒怀诗。此诗借夏日江上草堂的清幽环境、闲静生活,以及自身的治学之乐与洒脱情态,体现了诗人罢官后坚守操守、刻苦向学的自我勉励,流露了仕途不顺的无奈,也展现了并非迂腐老儒的精神面貌。

2. 写作手法

对偶:颈联“句里江山随指顾,舌端幽眇致张皇”对仗工整,“句里”与“舌端”、“江山”与“幽眇”、“随指顾”与“致张皇”分别对应,句式整齐,增强语言节奏感,展现诗人对文字与言谈的驾驭能力。

3. 分段赏析

首联“江上双峰一草堂,门闲心静自清凉”落笔便勾勒出草堂所处的景致:门前清江流淌,两座山峰正对着门户,草堂尽得江山之美。而居于草堂中的人,因“门闲”免去无谓的人事纷扰,因“心静”涤荡所有尘世俗虑,不热衷于富贵名利,即便在漫长夏日里,也自能感受到一份沁人心脾的清凉。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清幽,更凸显出草堂主人超逸的情趣与高洁的品格,于平淡中见出不凡的胸襟。颔联“诗书发冢功名薄,麋鹿同群岁月长”半是劝世警人,半是自我警醒,字里行间亦藏着身世浮沉的感慨。诗人感叹,昔日本想凭借诗书立身,为求功名甚至不惜如他人般刻苦钻营(“诗书发冢”暗喻为功名竭尽心力),最终却功名微薄,理想难酬。反观乡居生活的清适,与麋鹿相伴过着隐逸日子,反倒觉得岁月悠长、心志安适。这两句是诗人历经人世坎坷后的悟道之语,结合他因党祸罢职闲居的处境,更显这份感慨的真切与深沉。颈联“句里江山随指顾,舌端幽眇致张皇”转而描绘家居读书的乐趣,即便功名因世事无常难以强求,诗人对诗书的沉溺早已成为积习。闲居在家的日子里,他依旧与文字结下不解之缘:在诗句中,可随心指点瞻顾江山,仿佛自己便是江山的主人;言谈间探讨文章的幽深奥义,又能让流传的学问得以发扬光大,从而拓宽知识的境界。此联对仗工整,含义丰富,既展现了文人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也暗藏着作者以读书为乐的精神追求,尤其能引发学者文人的共鸣。透过诗句,更能体会到作者一生刻苦读书、即便身处极度贫困也坚守操守的可贵品质。尾联“莫欺九尺须眉白,解醉佳人锦瑟傍”语意恳切,暗含自勉之意:不要轻视这身高九尺、须发已白的老者,他并非不懂“醉卧佳人锦瑟旁”的逸乐。但诗人更深知,人生时光宝贵,若一味贪图宴饮享乐,必然无法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因此,即便年华老去,仍需刻苦自励,以达成心中的志向。这两句既不回避常人的生活情趣,又凸显出诗人在安逸面前坚守初心的自律,让人物形象更显真实丰满。

4. 作品点评

全诗于恬静端庄中忽转入艳丽之境。诗中既写读书治学的乐趣,又抒怀明志,称得上“奇货可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师道《减字木兰花·九日》

下一篇:宋·陈师道《病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