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楼杰观屹相望":重重高阁与楼观相对耸立,
# 屹:高耸貌。,杰观:雄伟的楼观。观:楼观。,重楼:多层的楼。
"表里河山自一方":山环水绕的徐州自来雄镇一方。
# 自一方:即自成一方重镇,与帝城气象遥分,徐州自古为兵家要地,陈师道此语,确实形容准确。,表里河山:谓有山河屏障,自守无虞。河山:一作山河。
"小市张灯归意动":直待到小市张起明亮灯火,我这才萌生了归去的愿望,
# 归意动:起了回家的念头。,小市:徐州有地名小市门。
"轻衫当户晚风长":身穿薄薄衣衫站立在当门,晚风吹来只觉得分外悠长。
# 当户:对着窗户。
"孤臣白首逢新政":远放的孤忠旧臣白了头发,幸喜看到如今新的政令更张,
# 新政:指徽宗初即位,赦元祐旧臣内迁以示宽大。,孤臣:远离朝廷、被君上所遗忘的臣子。此处是作者自称。
"游子青春见故乡":贬在天涯的游子趁着春光,正好返回久别的故乡。
# 游子:指苏轼、黄庭坚等人。
"富贵本非吾辈事":富贵本不是我们享有的事情,
"江湖安得便相忘":但又怎能在隐居生活中把师友淡忘。
# 便:赵本、四库本、张本作更。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登楼唱和诗。诗中通过描绘诗人登临白门楼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归来后的思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在轻松放旷中流露出的深婉情思。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小市张灯归意动”描绘出一幅热闹的市井画面,小市上灯火初亮,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热闹氛围。这里借小市的灯火之景,抒发了诗人游玩后从兴致盎然到逐渐产生归意的情感变化。“轻衫当户晚风长”写诗人意兴未尽,伫立门前让晚风吹拂轻衫,借这一景象抒发了他内心的意绪。晚风的吹拂,既让诗人感受到一种闲适和惬意,又暗示了他内心的思绪如这晚风一般悠长。
3. 分段赏析
首联“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起势壮阔,仅十四字便将白门险要地势与登临所见气象尽收眼底。颔联“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尤显洒脱,因见市门灯火初燃,方萌归思,足见游兴之酣畅;归后沐着春风当户伫立,任晚风拂动轻衫,更见余兴之绵长。此联巧妙融汇意绪动态与景物特征,“小市”点地、“轻衫”写人、“归意动”述心理转折、“晚风长”状触感悠远,诸语似信手拈来,却饶有谐谑放达之趣。其中“长”字形容晚风,既写实又传神。颈联“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道尽欣悦之由。时值徽宗即位,元祐旧臣获赦内迁,诗人以“白首孤臣”自况,于“逢新政”中倾注对政局转圜的期盼;而“游子青春”则遥想苏轼等贬谪之友正沐春光北返故园。此联暗承杜甫“青春作伴好还乡”之欢忭,然“白首”与“青春”的意象对举,既流露旧党重获起用的喜悦,亦暗含政争漫长、岁月蹉跎的深沉喟叹。尾联“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剖白矛盾心迹。诗人直言功名富贵原非所求,然身陷仕途,既难建济世之功,又不得归隐江湖,终陷两难之境。这种既向往江湖自在、又难舍仕途功业的困窘,真实反映了封建时代士人在出处进退间的普遍困惑,语言质朴而思想深刻。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以写景开篇,以抒情作结。表面看似写登楼所见,实则不止于此。归途的描写、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个人心绪的流露,皆由登楼所见引发。全诗每两句转换一层意思,看似零散拼凑,但细加品味,会发现诗句之间暗含联系,仍可寻见诗人构思的脉络。
# 后半沉着,往复有致。
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